返回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6章 纸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一一仔细查看后,赵云对韩壹道:“子长,如果批量造这个纸币,造价几何?”

    这纸币虽然掉色严重,完全无法与后世纸币相比,但赵云自信绝对领先当世数百年。

    而今,铜钱泛滥,他已等不及再慢慢改进纸币了。

    所以,赵云打算就按现在这样批量生产,而造价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要知道,为了搞这个纸币研发,一年多来,他已经投资了一亿多钱了,当然这个一亿不是现在贬值的钱,而是实打实的财物。

    一听赵云问批量造价,韩壹躬身道:“启禀主公,若以纸币面值来计算造价,一文钱成本,只能造半文钱!”

    赵云一怔,如此说来,如果我造一文纸币出来,岂不是要倒贴一倍成本?

    不过,如果是五文、十文…乃至一百文,这些纸币的面值,就远远高于造纸成本了。

    如此算来,只要控制造一文纸币的数量,那就是完全可行的。

    想到这里,赵云当即拍板:“就按这个纸币批量制造,壹文纸币先造两千万张,其他纸币每种造五千万张!”

    韩壹快速心算了一下,若按这个数量来算,就是要造出近八十三亿钱,对赵云躬身道:

    “主公,若要造出这批钱,其他材料不是太难,但鱼胶昂贵,恐怕难以为继!”

    赵云将五个铜盒盖上,递给妻子拿着,起身道:

    “鱼胶我来想办法,实在不够用,我就用海船出海,捕杀海鱼,反正造钱一刻也不能停!”

    …….

    少顷,赵云夫妇乘车出了城中城;马车内,赵云道:“阿姜,我们现在有多少黄金?”

    赵云造纸币,自然不能像朱元璋玩纸币那样,只许他用纸币去换真金白银,而不允许别人用他发行的纸币,从他手中换真金白银。

    打个比方,朱元璋用一万两面值的纸币,给你换了一万两白银。

    过几天,你拿着朱元璋给你的纸币,打算去换那一万两白银,结果朱元璋给你说,不能换,我的纸币只出不进,白银到了我这里只进不出。

    说白了,朱元璋就是以势压人,他印的钱是钱,而一旦落到别人手里就成了废纸一张。

    可谓是,完全没有一点信誉可言!

    最终结果就是,朱元璋把纸币玩废了,最后大明朝没人用纸币了。

    而赵云自然不能这么干,他要建立纸币绝对的公信力,维护纸币的正常运行,从而繁荣治下经济。

    而要建立纸币的公信力,就不是以势压人,空口白话,而是要用真金白银去扞卫纸币的公信力。

    甄姜有女陶朱之称,自然明白赵云话里的意思,不过她没有马上回答有多少黄金,而是要清楚一件事情,问道:

    “夫君打算给纸币定多少价值?”

    赵云知道甄姜的意思,就是一斤黄金规定换多少文纸币,有了这个定值,才能用相应的财物,去抵造出纸币的面值。

    赵云其实去年就想过这个问题,说道:“大汉四百年来,一直规定一金值万钱,我打算也是如此!”

    甄姜点了点头,大汉四百年来,一金值万钱的规则早已深入人心,他们没必要去调整,说道:“如今府库中有三十万金!”

    赵云暗忖,我手上的黄金,居然还没有前汉武帝赏给霍去病一个人的多。(历史上,武帝赏了霍去病五十万金)

    而以一金值万文来算,三十万金也就是三十亿文,离我让韩壹造的纸币面值,差了一大截!

    沉吟片刻后,赵云道:“邯郸那边卖地有几万金,剩下不够的差额,就用粮食、布帛等财物来抵我们造出的纸币价值!”

    甄姜轻点螓首,同赵云聊起了将来发行纸币的一些细节问题……

    聊着聊着,马车已到了州牧府,赵云下了马车,走进州府…

    而甄姜则坐马车去了军需局……喜欢汉末之常山赵子龙请大家收藏:

第516章 纸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