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3章 渔阳乱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想到被悔婚的侄女,叫嚣道:“甄氏背信,当举兵灭之!”

    王修瞥了王贺一眼,暗骂无脑匹夫;自从去年甄氏一族迁往广阳,幽州第一豪族就不再是范阳卢氏,而是后来居上的甄氏。

    据他们所知,当下甄氏手中的私兵就不下两万人,如果在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以甄氏手中二十多万人的佃户,又可以瞬间武装起两三万人。

    这么算下来,甄氏就有四五万人的武装力量。

    这也是之前,王松腆着脸要去结交甄氏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王贺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豕,居然说出要灭甄氏这样的无脑之言,当真是蠢如鹿豕。

    此刻,不止王修心里大骂王贺愚蠢,就连他嫡兄王松都不想理这个白痴,对王修道:

    “二弟,我王氏要有出路,就必须拿下蓟城,才有力量与赵云小儿相抗。”

    蓟城是幽州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乃幽州第一大城;蓟城不仅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城内更是有大量的钱粮以及充盈的丁口。

    造反什么最重要?

    当然是要有坚固的城池、充足的钱粮、殷实的丁口,有了这三样东西,才是实现自立的本钱。

    所以,蓟城是王松垂涎欲滴的所在。

    王修深以为然点了点头:“兄长所言极是,以渔阳南部三县,我王氏是无法与赵云相抗的,唯一的出路是必须拿下蓟城;但有甄氏这个庞然大物阻路,以我王氏的力量,是很难占得蓟城的!”

    “那怎么办?”王贺连忙插嘴。

    王修直接无视这个一惊一乍的脑残,继续道:“但兄长莫忘了,赵云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邹丹、公孙范的敌人!”

    王松恍然道:“二弟的意思是,夺取蓟城可以联合邹丹、公孙范?”

    “正是!”

    王修含笑拱手,眼中寒光却不可察觉地一闪而逝。

    …………..

    涿郡。

    从督亢之战结束,至此时已经一个月,卸甲助百姓耕种的上万白袍军,陆陆续续回归军中。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一条笔直的官道横贯其中,一支大约百余军士组成的队伍,顶着烈日向东行驶。

    五月下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如果你仔细一些,都能看到官道地面上翻腾的热浪。(本书中关于月份,都是农历)

    马背上,成廉拾起鞍上水囊,饮了一口有点烫嘴的水,张目望向前方官道旁葱茏的树林,对左右道:“到前面林子歇一歇!”

    没一会儿,百余人进入阴凉的林子内;队伍中唯一的马车上,车帘被撩开,跳下一名十二三岁,手不离书的少年。

    这少年面带稚嫩,但却长得很壮硕;而且还不像纯正的汉人,有几分西北羌人的样貌。

    “成将军!”

    少年来到成廉身旁,温文尔雅的握着书卷,拱手一礼。

    脱下鹰盔的成廉,看向高壮少年,笑道:“你小子长得像个牛犊子,不好好打熬筋骨,为何成天拿卷书?”

    高壮少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在下唯一的喜好便是读书!”

    “那你为何取悍为名?”

    成廉无奈地笑了笑,明明是一块练武的好筋骨,却偏偏爱读书;最令人无语的是,这少年还单名一个悍字,悍者勇猛也!

    高壮少年道:“名是家父赐的,这由不得在下!”

    成廉竟有点无言以对,每个人的名字,确实由不得自己,这是长辈的特权,笑道:

    “你父亲给你取悍为名,我想应该是希望你像他一样,做一个勇猛无畏的将军吧!”

    高壮少年回道:“在下祖辈世居西凉,深受羌乱之苦,家父便一直都在钻研如何克制胡骑;但在下却认为,光靠武力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胡虏之所以不习礼仪,不怀恩德,那是因为他们缺乏礼教,这就需要我们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礼仪、怀恩德,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西羌问题!”

    “这就是你读书的理由?”

    成廉又笑了笑,他虽然出身北疆,但作为一个汉人,就没有不知道在西凉持续了上百年的汉羌战争。

    为此,朝廷各种应对措施都实施过,但羌人仍旧一叛再叛;前些年,张角造反,西凉羌人看到契机,又大规模叛乱,一打就是好几年。

    成廉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武力不足,缺了震慑,羌人才敢造反。

    这就好比多年前的代郡,那个时候代郡武力低微,鲜卑人就把代地当成他们的后花园,想来就来,肆意横行,而这些年代地有了强大的武力,鲜卑人还敢来吗?

    再比如上谷的乌桓人,要不是我们有强大武力,他们会臣服吗?

    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强大的武力震慑,屁用都没有!

    自身唯有有了强大的武力,才有资格谈礼仪、谈恩德。

    成廉虽然极不赞成鞠悍的观点,但对方才十二三岁,他也没有必要抨击对方,况且只是闲聊罢了!

    避过阳光最毒辣的午时,成廉一行人再次向东行驶….

    四年前,赵云以中山太守张纯造反为由,出兵南下占据常山关,任命成廉为常山关守将。

    一晃四年过去,成廉在常山关也就待了四年。

    一个月前,督亢之战结束;裴元绍持赵云调令至常山关,接替成廉驻守常山关。

    接到赵云调令,成廉欣喜若狂,沉寂了四年,他时刻盼望着跟随赵云征战四方。

    在与裴元绍交接完毕后,成廉刚准备启程前往涿郡,而南入冀州三个月的斤九,正好护送着鞠义妻儿抵达常山关。

    于是,成廉顺道带上鞠义的妻儿前往涿郡….喜欢汉末之常山赵子龙请大家收藏:

第393章 渔阳乱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