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7章 莫非为父不知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郭淮满脸震惊。

    方才他还信誓旦旦地说吴军不大可能放弃皖城粮仓。

    可转眼却被打了脸。

    原本按照王凌的计划,他们这支虚实难辨军队会给吴军带来极大的困扰。

    但现在,他们却被吴军将计就计,扔到了一片死地。

    不过郭淮并没有慌乱,直觉告诉他需要马上思考应对之策。

    “拿图来。”

    接过部曲递来的地图,郭淮眼神飞快地浏览着,同时说道:

    “此地不宜久留,吴军将屯粮尽数焚毁,丢了一座空城给我们,我军即便是接管了皖城也并无用处。”

    “正是。”鲁芝道,“或许抢占皖口是个补救之法,但我军此役没有战船,并不能遏制大江水道。”

    “没错。”郭淮点点头,随即又皱起了眉头,他把地图向鲁芝的方向偏了偏,说道:

    “世英兄,当下我们只能远路返回,撤回舒县。”

    鲁芝打量着图中的道路和地形分布,很快便认同了郭淮的看法。

    此处前往居巢战场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沿着大江边向东而行。

    此路异常凶险,暂且不论超长补给线的问题,就是在行军途中也会随时面临着被大江上的吴军阻击的风险。

    而且此路的尽头是濡须口,这意味着他们走着走着不会跟王凌军汇合,反而是绕到了吴军身后.....

    然后就送了。

    所以他们只有那第二条路可选。

    由于巢湖东南被七宝山岭阻隔,所以只能回军舒县后,绕道合肥,再南下居巢。

    郭淮将手中地图卷了卷,叹了一口气。

    “唉,不知司空那里如何了。”

    .......

    司空在喝酒。

    事实上,王凌这一路从南下进军以来并未遇到太多阻碍。

    甚至,还稍占上风。

    由于魏国此番出兵极为迅速,当魏国的大军兵至居巢时,吴军才发现了踪迹。

    当然了,王凌并不是飘了。

    淮南的冬天湿冷入骨,只有用这黄酒稍去寒意,而且他懂得分寸,并未贪杯。

    不得不说,王凌的运气真的挺好。

    此役魏军的东线的战略目标是濡须坞,又称东关。

    此乃吴国大将吕蒙主持修筑。

    自从建成后,此处都会设置濡须督,来作为该地防务的最高长官。

    蒋钦、吕蒙、周泰、朱桓、骆统等一干吴国名将都先后担任过濡须督。

    可见此地之于吴国的重要性。

    上一任的濡须督名叫张承,辅吴将军张昭的长子。

    相较于他的前辈们,张承名气和能力要稍稍逊色一些,但也不是平庸之辈。

    然而不巧的是,张承于一个月前骇然病逝,卒于任上。

    孙权还没来得及斟酌新的濡须督人选呢,魏军却在这个时候打了过来。

    此时的濡须坞内连个主事的武将都没有,军衔最高的是一位叫严登的牙门将。

    这种情况像极了历史上的新城之战,由于当时诸葛诞和毋丘俭互换防区,诸葛诞带走了大量心腹。

    故而在诸葛恪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时,镇守合肥的最高级别将领只剩仅为牙门将的张特。

    所以,这也是王凌敢于大胆分兵的原因之一。

    于是他在大军于居巢集结完毕后,移镇位于濡须坞北部约二十里的橐皋,并派游击将军陈泰作为先锋进攻濡须坞。

    陈泰出兵后不久,王凌这边很快收到对

第337章 莫非为父不知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