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为了活下去,只好窃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9章 纷乱的京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纷纷开口附和。

    崔承业,赵瞻群等人则是反对。

    这时,杨思朝(内侍省,内侍监)开口了,“太后,新君的册立,关乎重大,需要德高望重的皇族加以支持,方能确定下来。”

    言外之意,这事需要李国忠点头。

    太后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无奈道:“杨思朝,张从衍,崔承业,你们去一趟魏王府,向魏王阐明利害关系,尽早确定新君。”

    “遵旨!”三人领命。

    太后挥了挥手,“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吧!哀家有些乏了。”

    众大臣行礼告退,只留下太后一人独坐在凤椅上,眼神中满是忧虑。

    杨思朝等人离开皇宫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魏王府。

    大堂内,李国忠坐于主位,笑道:“诸位大人联袂而至,所谓何事啊?”

    见李国忠揣着明白装糊涂,崔承业等人直接点明了来意。

    李国忠闻言,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本王以为,为了大周的稳定,还是立嫡为好。”

    崔承业眉头微皱,出声道:“魏王,若是立嫡,七皇子福王,也是先帝嫡子,可立其为新君。”

    李国忠摇了摇头,一脸严肃地说道:“福王虽为嫡子,但生性贪玩,每日只知斗鸡走狗,寻欢作乐,如何能担当大任。”

    之后崔承业又推荐了几名成年皇子、亲王,都被李国忠一一否决。

    不是身体有问题,就是智力有问题,还有就是品德有问题。

    这时,崔承业等人也明白了,李国忠就是要立一个幼主。

    果然,李国忠说道:“本王认为,还是应该立襄王为帝。”

    张从衍接口道:“魏王言之有理,襄王虽然年幼,却早已展露出非凡的才能,是新君的不二人选。”

    李国忠点点头,说:“明日,本王会进宫面见太后,向其呈明新君的人选。诸位,先回去吧!”

    几人恭敬地行了礼,便离开了魏王府。

    回到府中,崔承业面色凝重,低声对赵瞻群说道:“赵大人,张从衍这些阉宦执意要立襄王为帝,果然是李国忠指使的。”

    赵瞻群担忧的说道:“襄王年幼,若立为帝,还不是任由魏王操控。”

    “诶!”崔承业叹息一声,“谁说不是,三百年大周,就要亡于我等之手了,可悲,可叹啊!”

    赵瞻群也是悲伤的举起手中的美酒,一饮而尽,痛诉李国忠的弄权,感叹自己生不逢时。

    另一边,李国忠唤来二子,吩咐道:“密切注意朝中大臣的动向,有任何情况,及时向本王禀报。”

    “是,儿臣明白!”李荣泽应道。

    翌日,李国忠进宫面见太后。

    太后端坐在上方,静静听完李国忠的陈述。

    半晌,才悠悠开口:“襄王年幼,立他为帝需诸多考量。本宫听闻,近日朝中不少大臣对你推举襄王之事有所异议。”

    李国忠平静的说道:“老臣一切都是为了大周的安稳着想,绝无私心。这些反对的朝臣,只是一时没有明白老臣的苦心,太后放心,老臣会尽快让他们回心转意的。”

    太后微微眯眼,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既然如此,此事就在三日之后的大朝会上再议。”

    “太后圣明!”

    李国忠应下,退出宫去。喜欢为了活下去,只好窃国请大家收藏:

第439章 纷乱的京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