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现代留过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四章 机会[1/2页]

    ,最快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 !

    想着那些上上辈子,元?时代旧党之间大乱斗,搞出来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赵煦就只觉得恶心!

    虽然政治,一向是黑的。

    尽管政治斗争,素来不择手段。

    可是元?时代,旧党内部的大乱斗,彼此互相捅对方刀子的技术,依旧让赵煦叹为观止。

    让赵煦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程颐被弹劾的案子。

    那是元?二年或者三年的事情了。

    程颐在弥英阁上,发现了赵煦生病的事情后,中断了经筵,上书太皇太后,终于请来了御医。

    然后……

    弹劾蜂拥而至。

    就像准备好的一样。

    似乎是早就有人在等着了。

    就等着程颐上书!

    那赵煦是个什么感觉呢?

    等他长大了,亲政了以后,洛党、蜀党可能还能宽宥一二,给些体面。

    但朔党却必须赶尽杀绝,不留余地,全部流放岭南。

    为什么?

    你们争斗,把朕当成了筹码和棋子!

    你们将朕的生命和健康,当成了你们斗争的工具!

    还想让朕给体面?

    呵呵!

    老实说,没有暗中下黑手,指使地方官故意羞辱被流放的那些大臣,逼迫他们自杀,赵煦已经很仁慈了。

    所以,赵煦从来不怀疑,大宋这些文臣士大夫的胆子。

    他们中有些人,是政治斗争入脑了。

    为了赢,他们什么事情都敢干。

    欺君算什么?

    胁迫皇帝又算什么?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那些混蛋,可是敢拿他的性命来赌。

    而且不止旧党的激进派,会做这样的事情。

    新党里那些不安分的家伙,只要有机会,同样会做。

    他们的胆大包天,不是第一天才有的事情。

    “朕原本以为,朕贬篡了李定、刘挚,流放了王岩叟……他们也该收敛了……”赵煦喃喃自语着。

    旁边的石得一听得瑟瑟发抖。

    李定、刘挚、王岩叟……

    果然都是官家有意为自的结果!

    他深深低下头去,将刚刚听到的东西,从脑子里完全删除。

    李定,煽动舆论,意图离间天家父子,败坏先帝大业,这已是朝野公认的事实,更被写进了国史之中。

    刘挚、王岩叟,擅议先帝德政,诋毁先帝制度,更结党营私,狼狈为奸,所以一个被贬秀州,更不得签署本州公事,得磨勘五年,才叙复起用,另一个干脆直接丢去了南平军,这辈子估计都得在南平军的穷山恶水里待着了。

    而这三个人的下场,警示着朝野内外——天子有逆鳞,诽谤先帝者,获罪于天。

    一条红线就此被划出来。

    这才有了最近这些时日来,朝堂相对安定的时光。

    无论新党的少壮派,还是旧党里的激进派,在没有摸清楚老虎虚实的时候,都无人敢轻易去捋虎须,就怕自己成为下一个李定、刘挚、王岩叟。

    “石得一……”赵煦对着石得一招了招手,示意他靠近一些。

    石得一连忙低着头,来到赵煦身边:“臣在。”

    “蔡京可和都知说了,以后该如何预防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

    石得一低下头去,没有说话。

    蔡京怎么可能和他这个内臣,讨论这种事情,不要命了吗?

    赵煦轻笑一声,对石得一道:“都知明日问问他吧。”

    “看看开封府,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以防止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这个事情,对赵煦来说,是让他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朕坐拥四海,掌控探事司,拥有汴京新报。

    休说是汴京城了,就是开封府下的县、镇,有点风吹草动,朕也当一览无余。

    可这个事情,却像当头一棒,将赵煦从自己天下无敌的幻想中打醒了。

    醒来之后,赵煦的第一反应是愤怒,然后羞怒。

    到得现在,这些情绪都已经散去了。

    他冷静了下来。

    作为一个在现代留学的高材生,赵煦冷静下来,很自然的就开始用现代思维来考虑这个事情了。

    事情都已经这样了。

    再暴跳如雷,也已经没有了意义。

    再说了,这也是一个对赵煦而言,非常好的机会!

    在这之前,赵煦为了立牌坊,也为了避免刺激文臣士大夫们。

    他一直严格约束着探事司的活动范围和权力。

    探事司的逻卒,只能打探公开消息。

    而且,他们也没有执法权,更不可能像明代的锦衣卫一样直接闯入别人家里,拿着驾贴就抓人。

    赵煦手里的探事司,只是相对于熙、丰时代,进行了一定扩张。

    逻卒数量从五百人增加到了八百左右。

    而且,大部分增加的都是文职人员。

    就是那些拿着本子,每天在汴京城里到处跑,打探汴京各坊物价,统计物价波动的胥吏。

    了不起,也就是今年以后,因为赵煦收服了孙赐等商贾。

    将一部分逻卒,分流到了遍布汴京的脚店或者商铺中去。

    让他们可以干一份活,拿两份钱。

    但也就仅此而已。

    官府一直是探事司的禁地。

    在赵煦的严令约束下,逻卒们若非必要,连官衙都不会靠得太近。

    可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赵煦知道机会来了!

    因为,蔡京这个人,是大宋的道德真空。

    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蔡京一定敢做,而且胆子很大!

    堂堂六贼之首,又岂是浪得虚名?

    而且……

    赵煦舔了舔舌头。

    大理寺也牵扯在这里。

    好!

    很好!

第四百八十四章 机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