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鸣金收兵,丰收之后的北平城![2/2页]
朱棣听着姚广孝的话,非常同意的点头,沉吟片刻之后,朱棣对姚广孝说道:“这世家大族不能都完了,还是要留下几个比较好,这样,先生赶紧找几个势力不算太强能控制在我们手里的世家,本王要让他们给本王当做几个监视的棋子!”、
听朱棣这么一想,姚广孝瞬间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了,连忙抬头看向朱棣,说道:“殿下,你该不会是要......”
“先生果然是先生,本王的心思先生一看就明白......”朱棣笑呵呵得说道:“不多先生也不用太担心,本王只是多做一手准备而已,要不然有人阳奉阴违的,本王都不知道!”
姚广孝深深的看了朱棣一眼,深深地吸下一口气,收回自己的视线,继续整理来自大明各处的情报,再也没有说话。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
突然,朱棣又笑着说道:“太原王氏有此一损,应该是再难恢复元气了,那我们的两种新粮食的名字还是改一下吧!不然真的这样写在史书里面,可就真的贻笑大方了!”
姚广孝本来已经整理完情报之后准备离开,听朱棣这么一讲,马上反应过来,心想到:殿下,你还知道这两个名字不好啊!
朱棣看出来姚广孝眼神里面的那一丝不屑,但是也没有理会他,只是笑着说道:“王八老太爷薯就改名叫红薯吧,王八小家主豆就改名叫土豆,简单好记!百姓们也容易明白。就这样,麻烦先生登记一下吧!”
姚广孝听命,马上说道:“殿下英明,老衲这就去办!”
“另外,先生一定要吩咐下去万不可跟外人泄露我们的产量,名字泄露了不要紧,但是这么高的产量万一暴露出去,就是大麻烦了!先生一定切忌此事!”朱棣对于粮食产量的事情,看得非常重,因为他知道,不光是这两种新的粮食,还是系统给到的这个时代已经有的农作物,他的产量都是远远优于明朝时候的作物的!
大明是一个以农耕文明立国的国家,如果过早的让百姓和国家了解到新的粮食和高产的农作物,那就不是喜,而是灾了!
姚广孝看着朱棣,重重的点头,说道:“殿下放心,老衲一定办成此事!绝对不让北平城外任何人知道粮食的产量!”
“那本王就放心了,秋收之后,本王就能安心的回京述职去了......”
朱棣站起来,走到窗口旁边,看着外面已经些许有些泛黄的树叶,轻声自言自语地说道:“大丰收啊,这个冬天,大明的百姓们,应该能安然的过冬了吧!”
......
第167章 鸣金收兵,丰收之后的北平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