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帝指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千一百四十二章 冯芯的犹豫[2/2页]

    我想谁也不愿意世世代代给别人做奴仆,你还不能跑,跑了就成了通缉犯,你更是无法安身,在古代奴仆脱逃也是重罪。姑且不说娱乐生活匮乏的古代能不能适应,但说良籍贱籍的分野就很可怕,习惯了民主平等的现代人,只怕是没有办法习惯古代的生活了。还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知足。

    唐代关于告主奴仆具体身份之描述扑朔迷离,且多有彰显奴仆"家人"身份之旨趣。告主家奴、家僮、役人、从人等称谓互通的特殊现象,是唐代家庭结构深刻变化与贱民地位相对提高的真实反映,而这种变化在法律制度层面之重要表达路径,即为奴仆容隐其主原则的确立。

    但奴仆当官则有严格限制,在大唐以前,奴仆世代都不能脱籍,所以在那里,他们根本不能做官。大唐时,实施了对这些在“贱籍”的人脱籍办法,使奴仆可以得到自由身。而有了自由身的奴仆后代,则可以与普通老百姓一样参加考试、做官。但是,因为世俗的眼光,这些奴仆在做官等途径上也有诸多限制。比如一个奴仆,脱籍后要历经三代,也就是说到第四代才能参加科举、才能做官。

    因为,在古代,官员到达一定等级,可以追封几代祖先(所谓“光宗耀祖”),如果奴仆一脱籍,他们的儿子就考上进士甚至于做到一定品级的官职一般只要七品官就可以追封父母了,然后官做得越大,追封祖先的代数就可以越多,那么岂不是要追封他们的祖先为官,而他们的祖先则是世人尤其是读书人所不耻的“贱籍”奴仆,这样的话,那些读书人就认为是“有辱斯文”而抵制。为此,就采取脱籍三代后才能获得考试做官权利这样一个折中的方法。

    做为一个奴仆,手里有钱尚且如此,要是你没有钱,你要如何在大唐活着,冯裤子也想凭本事做门做生意,可是这比想像中的要难。他又没有学问也没有从商的经验,你让他去做什么生意,凭什么跟别人竞争。不管在任何的社会,不是说你勤劳努力有强烈的进取心就可以闯出一片天地的,做生意可没有这么容易的。

    一个贱藉的人大着胆子跟一个良藉的表白,这无疑不就是对这个社会制度的不满,大家只是看着冯裤子来冯府做工。大家理所当然的以为他是贱藉,却少有人知道他并非是贱藉而是良藉,只是那些以为他地位下贱的人对他的举动就很奇怪了。不得不说在那个时候贱藉和良藉还是有区别的,白荷表面上不说,可是心里却还是挺在意的。不过,因为这个已经是一个传统了,仆人因为有固定的收入,要是得主子欢心有的仆人的收入比大部分的所谓良藉的人更要多些。

    所以,虽然贱藉的人地位低下,可是娶一个没有收入的良藉,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毕竟,这是一个以金钱至上的社会,钱才是真正主宰这个世界发展的唯一原因,地位的高低是很重要,可是没有钱,地位再高也活不下去。为了繁衍子孙后代,找一个好的依靠,很多的良藉的女人也是愿意嫁给这些奴仆的。嫁给他至少有稳定的收入,这也算是一个依靠,这才是对一个女人最为重要的。

    所以,在大唐找个老婆也是不容易的,你要是想着门当户对的话,你就很难找到老婆了。你要是赎了身,就算你是贱藉,你也能像普通人一样的活着,前提还是你有没有钱来赎身,你有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东强和岳小云这样入赘到别人家,这也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方式,毕竟任何制度都是有漏洞的,古代的人很聪明,他们活在那个时代,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三千一百四十二章 冯芯的犹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