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九百九十八章 发通知[2/2页]
坚持朝廷管干部、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业绩、重视培养、动态管理、统一调配的原则。这些条件没毛病,陆羽心想自己还是具备的,这应该不是自己不符合的原因。
二、后备干部的推荐条件和资格,这就是最为关键的,这就是陆羽想要看的,他就要看看到底自己哪里不合格了。
1.思想政治素质好,能认真贯彻执行武则天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强烈的共亏社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勤奋,业绩明显,在员工中有较高的认可度;有较强的业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相关管理经验。
2.年龄为35岁以上,40岁以下,身体健康,参加过童试。推荐担任商行正职领导职务的,需担任商行执行层副职领导职务2年以上,推荐担任商行掌柜职务的,必须具备2年以上唐龄;推荐担任商行执行层副职领导职务的,需担任商行中层正职2年以上。上面的人又不打算培养你,虽然你干的事都是中层的事,问题是你不是中层,所以你永远不合格。
按理说来,自己是棉布行就8个人,除了掌柜外就七个人,中层领导也退了几个,按理说来下面的人做的是以前中层领导的事,是不是就应该考虑一下中层的人选。所以,储备干部到底是选什么,真是让人看不懂,领导都是上面的指派下来的,杨小西就是上面派下来的掌柜。想来是个有来头的人,上面派下来的,不仅让他管了棉布行,还让他管着茶叶行。按理说来,一个人只应该管一个分行,可是这人却是管了二个分行。所以,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这人特别有水平,要么这人就是特别有来头。
不得不说,这次开会只有他一个分行领导参加了,这就说明了上面对此人的态度是很认可的。相信杨小西此人是一个可造之材,这才是把他安排来开会,这可是分行中最高的待遇。他也很认识的开会,听领导的发言,并没有让领导失望。
3.对群众公认度高,业绩突出的优秀人选,看到这里陆羽就笑了,棉布行虽然还在,可是却是转租给别人了,而且租赁户也没有做棉布的相关生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棉布行现在是明存实亡了,仅有的几个人也只是拿租房的钱仅仅维持生计罢了。所以,说什么业绩突出的优秀人选可适当放宽资历和年龄的条件限制,这就是扯淡的,没有业绩,没有营收,就靠共亏集团的房产维持生计,说起来谁的条件都不合适,不仅是自己,别人也不适合。
俗话说得好“领导说你行,你就行;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到底行不行还不是领导一句话,陆羽明白并没有一个领导向着自己说话,也没有一个领导看好自己,所以自己也就行了。说是可以放宽,其实领导就只想安排自家的亲戚进来,可并不会就事论事,真正的选后备人才出来,更不会为了谁随便放宽资历和条件。共亏集团的精神是,只认亲戚,只看你有没有关系,可不看别的
4.推荐后备干部的数量按商行现有领导正职1:1,副职1:1进行,商行人员老化,因为长期亏损,早就没有所谓的人才了,也没有想干事的人。陆羽年轻,也是想要做事的人,他是真正做事的人,一个商行要发展不能只靠行政部门。陆羽笑了,说来说去还得看上面的人到底是如何定位现在商行的,上面的人要是把商行看成是公职部门,推坐班的人来当领导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商行有人坐阵,以后考勤自然是打得六六的。
倘若,上面的人要是想要公司有所发展,自然就得提真正做事的人出来,他们没有提陆羽出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上面对棉布行并不抱任何的希望了,也不希望他有所发展,只希望它按部就班的自然消亡算了。看到这里,陆羽是挺失望的,想到自己一直为这样的商行在卖力,他感觉自己挺不值当的,要是商行一早就告诉自己,这商行不会再有发展了,也不想再做生意了。
陆羽何必拼了小命去上山下乡,去那个鸟不拉屎的雷公山里学茶,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笑话。他可笑了,只怪自己当年太傻太年轻太天真了,才会相信共亏集团领导的鬼话。自己一个卖棉花的,去雷公山考查茶叶项目,他去的时候就觉得怪怪的,感觉有点跑题了,按理说自己的商行是做棉花生意的,自己就算是考查不应该是考查棉花项目吗?
当时,他就不理解,也不知道领导是何用意,不过想到自己是共亏集团的人,什么不能理解的事都能在这里发生,想到这里他也就不去多想。虽然心里有些怪怪的,可是他有什么办法,他只是一个小伙计,只能接受安排并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不能理解的是,共亏集团里上山下乡的人集团都给安排了,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安排,他不知道是自己能力不够,还是真就所谓的没有资格。
陆羽的人生是可笑,也是可悲的。
神奇的是第五条,写的是在推荐中注重发现年青女性干部,符合推荐条例的,应纳入推荐范围。看到这进而,陆羽就醉了,又是女的,不知道这个集团怎么就这么喜欢女的来当干部。如此大力的培养女性干部,说起来女的当干部不是说不好,可是女人都是行政上的岗位,真正抛头露面还是男的去,谈业务也是男的,为什么要选女的当领导,难道说女的在家指挥,更能发挥好共亏精神。
二千九百九十八章 发通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