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帝指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千五百五十二章 法印[1/2页]

    法印的起源,较早的法印主要有两种:一是“上帝指使无极大印”,一是“黄神越章印”,一是天师道之“阳平治都功印”。除了“上帝指使无极大印”是传说之外,而后面两种印却被广泛的流传下来,只是这两种大印都是模仿“上帝指使无极大印”仿制出来的,后两种大印在后来的道家仪式中被经常使用,是否就是道教法印的始祖,大家也是众说纷纭。

    关于法印的起源,诸道书多各有自己的一套解释,原来是道家身份的证明,后来道家逐渐的没落了,渐渐地就演变成了官家的信物。如《上清灵宝大法》这样说道: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执政者所持信也。汉《官仪》云:王侯曰玺,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余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惟见于修道炼本,以致轻举飞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日晦,邪伪交驰,上下返覆,于是出法以求其弊,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俗,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

    从此之后法印就被说成了官家之物,源自世俗官印制度。两者不同在于官印比较重视世俗权力和权威性的突出,而法印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神圣性与神秘性,带有更多的宗教神学色彩。另外,《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之“九老帝君神印总论”,使用了一大段文字把道教几组核心观念,如“道”、“一”、“精”、“?拧薄ⅰ吧瘛钡扔敕ㄓ×?翟谝黄穑?绱瞬唤龈秤璺ㄓ∫陨袷バ浴⒊?叫裕?故沟梅ㄓ「?哂懈?镜囊庖寤蛘吒?鼙硐指?镜囊庖濉

    “九老帝君神印总论”最后说:印者,可易晓也,上士以印为道,道托印以行之,而印者如燧珠之艾炷耳。最终他还是承认了法印是上帝指使之物,只是他能言明上帝指使本人,怕冲撞了上士的名讳。看得出后人对上帝指使是很敬仰的,认为法印乃是道的体现,用印即是行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可以确保法印在行法过程中真正发挥效用。

    法印的形制作为神圣法器之一的法印,作为“行道”重要工具之一,在制造过程中自然有很多讲究。制造法印比较重视这样几条:一是法印材质的选择;其次是法印尺寸的确定。在不同的法印制造过程中,可能还有具体讲究,但是以上所说的两点是不可或缺的。《上清玉枢五雷真文》之“论造印”,有言“坚实桃木向东者为上,雷劈枣木为次,常枣木又次之,若得墓中桃木尤为神异”。

    桃木辟邪古来如此,是以道教法印制造也很看重桃木,而雷震木“既经雷震,则寓有阳刚之?牛?揪涂梢员傩埃?美粗朴。?渖窳Ω?用土摇薄K?杂美渍鹉居绕涫抢渍鹛夷竞驮婺纠粗圃旆ㄓ《际巧涎 !渡锨逋?跷逶?馗?癫嵴?ā分?霸?μ?矢? 保?湎掠醒裕骸霸?μ?矢?。?持仆蛏保??鸷ζ??姓婷?椋??С?郑?芟酵蛏瘢?拥垂硇埃?赖亟绶ü伲?佬扒?V慰桃岳渍鹉荆?虺嘣嫘哪疚??!薄兜啦亍贰ⅰ恫赝獾朗椤返鹊澜痰浼?校?死嗦凼龌褂泻芏啵?饫锊辉僮甘觥

    此外,《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之“伏魔神印”中提道,造印“用金银玉石,或雷震枣木,坚硬之木皆可”。《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二五,就载有“灵宝诸品印信,上古以金石为之,或用梨枣木,或用松柏木”。说明法印的选材并非一成不变,关键还在法师如何把握。上帝指使为什么用玉石为印,他认为玉者器也、石者重也,古人相信玉能护身,护宅、驱凶辟邪,这是大地朝悠久的玉石文化导致的必然结果,而上帝指使更是把这视为是身份的象征。

    后来的皇帝们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的身份,于是就弄出了传国玉玺这样的东西。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秦皇为什么当时会如此的执迷于长生不老,就是因为秦皇听说了宇宙大神上帝指使的传说。听说上帝指使是天下间唯一一个可以逃脱了六道轮回的人,也是世间唯一一个长生不老的人,更是秦皇唯一信奉的神。上帝指使可以不死,于是他觉得自己也可以这样,于是他无比的坚信人是可以长死不老的。

    秦始皇把上帝指使作为自己的偶像来崇拜,上帝指使有什么他就想要有什么,这就是偶像的作用。上帝指使把道印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秦始皇觉得自己也应该有这样一个象征身份之物。于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大地朝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二千五百五十二章 法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