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一章 军事交流(三)[1/2页]

    当然,华东的这份总结中,也夹带了不少自己的私货,这5点总结的内容其实都是针对一战中德国的得失,也相当于是给德国提了个醒。

    第一条海陆之分,是关系到德国对未来战争的大战略。如果中国是一个海陆复型国家,需要同时发展海军和陆军,缺一不可,那么?怨?蚴且桓龅湫偷拇舐焦?遥?涫蹈?久挥斜匾?⒄勾蠛>??挥帽A粢恢ё愎槐;ぷ约汉7赖暮>?纯伞6?鹿?谡飧鍪焙蚍⒄购>??踔虏幌?粽接⒐??艽蟪潭壬鲜钱h于威廉二世对海军的偏爱以及对英国海军的羡慕,和德国的国家战略利益基本没有什么关系。

    这到也不是,大陆国家就不能发展海军,但德国首先在欧洲大陆上还有法国俄国这两个强大的陆上对手,暂时又没有庞大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和英国的矛盾也并非完全不可调和,在这种局面下,?怨?つ康脑窘?椒⒄购>??唤鱿?牧?怨?罅康淖试矗??矣采??陌延⒐?瞥闪俗约旱牡腥恕K淙?怨?肥荡蛟斐鲆恢Ы龃斡谟⒐?呐哟蠼⒍樱?⑶以谝徽街写虺隽艘怀∈飞献畲蠊婺5恼搅薪⒑U剑??幼芴謇纯矗?谡?鲆徽狡诩洌?鹿?>?荒芤坏愎┫锥济挥校?皇呛徒ㄉ韬>?呐哟罂??啾龋?翟谑堑貌怀ナУ摹R虼嗽诰墒笨绽镉腥司腿衔??谝徽街?埃?怨?共蝗绶牌?⒄购>????兴?凶试矗?度氲铰骄?砩希?残斫峁?岷靡恍?

    这种意见自然有些极端化,其实在一战期间,德国海军如果运用得当,还是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的,如德国海军发动的无限潜艇战,确实给协约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必须要分清楚海军和陆军的轻重主次关系。

    而让国家尽早进入战争时期,则是提醒德国,未来战争的长期性。在近代以来,一战之前,欧洲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长时间战争,三十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持续的时间到是十分漫长,但却是打打停停,并非连续战争。而算是较大规横的普法战争,也只打了10个月,而且在开战的前两个月里,普鲁士军队在色当击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就基本大局己定了,后面的8个月,只是考虑战争的结束。

    在旧时空里,一战开打之前,参战的各方普遍都对这场战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准备不足,还依以前的习惯,将战争的时间设定在半年至一年,因此在战争之初谁也都没有在本国施行战时计划,那知这场战争一打就是4年多。如果在战争之初,德国就能施行战时体制,对资源进行管控计划,就算不能最终取胜,但也能坚持得便久一些。

    第三四条是针对一战陆上战争的攻守模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争模式是堑壕战,这种战争模式有利于防守的一方,因此战争就进入了长期的对持消耗战。但这种战争形式显然是不利于综合实力较弱的同盟国一方。华东这是提醒德国,早一点意知到这种战争形式,进行针对性的准备。

    而空中力量是未来战争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在一战中,空战还不能决定最终战争的走向,但仍然发生了激烈的空中争取,还诞生了一批神话级别的飞行员,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着名的红色男爵。因此在未来的战争中,谁能在空战上抢先一步,就可以获得战争的主动权。

    当然,这些总结也好,提醒也好,并不一定就能让德国在一战中获胜,因为突破堑壕战最大的利器——装甲车辆,华东始终都对德国保密。因此可以增加德国的战争能力,并充份挖崛德国的战争潜力,至少能够让德国坚持更长的时间,而且如果德国能够极早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的话,最终打成平局,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过德国能不能领会到这些意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虽然德国总参谋部不知道华东夹带的私货,但对这个总结还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华东基本将远东战争的经验教训摸透了,其中有不少地方和德国的认知有很大的相同之处,而且对德国来,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揭晓的德国机密文件来看,德国从远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和华东的初衷是有很大的差异。

    其实对海陆军之争,德国陆军的观点就是根本没有必要发展大海军,只要保持基木的海防力量就行了,德国还是应该集中资源进一步壮大陆军,毕竟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国陆军很有可能要同时面对法俄这两个强劲的对手。但发展大海军,是皇帝陛下的决议,因此谁也不能够有异议。

    而对于第二条,德国是最无感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德国从未打过长时间的战争,还由这个时候德国己经制定了一但发生战争,在同时对抗法俄两国的局势下,力求速战速决的施利芬计划,因绰国确实是从未想到过要打一场长时间的战争,当然也不会想过在战争一开始,就举国进入战时体制。

第一八一章 军事交流(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