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五章 布局海外(下)[2/2页]

    秦铮笑了一笑,道:“我们想请夏先生再去一趟日本,一是联络有志报国之士,到山东来和我们一起共商救国大计;二是尽力说动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只要有报国之志,便可以让他们到山东来,我们会量材录用,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以致用,亦能救国救民,实不相瞒,我们这里的工业化建设,正缺少有文化的年轻人。”

    夏思痛点了点头,兴奋道:“好,在下责无傍贷,在下在日本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交结了一些立志报国的团体,多有热血报国之士,可以为贵众联络,共商救国大计;而且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确是颇多,而且均有报国之志,在下必会说动他们来山东。既是如此,那么事不迟疑,在下马上就动身去日本。”

    其实穿越者让夏思痛去日本,和在日本的这些反清团体建立联络只是次要目地,毕竟穿越者自有自己的计划安排,并不会参与他们的反清活动,只是想借用一下他们在海外的人脉关系,在南洋打开商路,而主要的目地是吸引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到山东来。当然这两个目地也并不矛盾,因为在日本的这些反清团体中,就有很多都是中国留学生。

    现在华东政府面临的主要几个困难之一,就是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极度缺乏,由其是在建立工业化的过程中,又需要大量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参与。而在短时间?龋?????呛苣汛蠓?嵘?约旱娜丝谒刂剩?虼嘶????蚕刖×艘磺邪旆ǎ?捍由虾B叫??肓硕嗝????还?庖仓皇潜??敌剑?谑怯纸?抗舛⒌搅撕M獾牧粞??砩稀

    留学生的素质当然要比留在国?妊???咭恍???冶暇故浅龉??娜耍?虼艘灿幸欢ǖ墓?适右埃?惩庵灰?窃谕夤?粞У难???郧逋⒌闹页隙榷蓟岽蠓?陆担?庖焕词且蛭??獾难月巯喽宰杂桑?善涫窃谕夤?嘎壑泄?氖闭?虑椋??揪褪前傺晕尥??夤???比徊换峁埽??逭?朱?长莫及,而且在海外谈论中国的时政,对清廷当然不会有什么好话说;二来是国外的反清革命团体多如过江之鲫,他们自然更是极力的贬低清廷。就是像康有为这样的保皇帝,要侏的也只是光绪一人,对清廷的其他人,由其是慈禧,也是横加指责,当然清廷自身的糟点也太多了,根本都不用抹,自身就是黑的,而就算有个别想给清廷洗白的人,也找不到几条理由。

    在这样的耳濡目染的环境之下,就算是有些在国?榷郧逋⒒褂幸恍┲倚牡哪昵嵫???龉??蠖加貌涣硕嗑镁透南乙渍蓿?晌?岫ǖ姆辞辶α俊6?庖哺??匣????男枰?U庖彩橇粼诠?诘难??薹ㄏ啾鹊模?泄??诘难???拐?邢嗟币徊糠菡?诳喽了氖槲寰??急覆渭涌瓶肌

    其实?[廷外派留学生到是很早就开始了,在年到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廷先后派出批共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岁,因此也称为留童。尽管这一次留美是虎头蛇尾,大多数人都?]来得及完成自己的学业,但其中不乏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如詹天佑、蔡绍基、唐绍仪、梁敦彦、蔡廷干等。

    而后来尽管?[廷再?]有官方再组织集体出国留学的行动,但公派出国留学却从未中断过,只是多以地方民间或是学堂的名议进行,如年福建船政学堂就陆续派学生赴英留学,学习海军知识,而这批学生就是后来北洋水师的骨干;后来盛宣怀创办北洋大学堂,也陆续送学生赴美留学。而民间也有一部份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另外还有一些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学校,也组织过一些学生出国留学。

    甲午战争是中国留学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水岭,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出国留学的总体人数并不多,而且多以公派居多,自费较少,留学的目的地则以美英等欧美国家为主;而在甲午战争之后,出国留学的人数陡然大增,而且自费留学的人数比例在急涨,留学的国家却是以日本居多。

    这主要是因为清廷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警醒了不少中国人,认识到只靠洋务运动这种修修补补式的改变己经不能拯校中国,因此只能到在国外去寻找救国之路,并且全方位的向外国学习。而日本以一个茸尔小国,通过明治维新之后,却一举战胜清廷这个老大帝国,这也让不少中国人对日本刮目相看,而且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相近,因此当时普遍认为日本的自强之路更是值得中国借鉴。

    在戊戌年间,康有为上书劝光绪变法革新,所举的例子也是校仿日本明治天皇,加上赴日本留学的费用也要远比赴欧美留学便易,于是大量的中国学生都选择自费去日本留学,包括相当一部份在日本学习军事,于是在一时间赴日留学的人数也急聚增加起来。

第一零五章 布局海外(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