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从抓到观音婢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7章 神仙子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最终一整天,王博与内阁大臣们,细细商讨着中南半岛的事宜。

    王博主张一劳永逸,将整个中南半岛纳入大唐统治范围。

    内阁大臣们则不乐意,真要纳入大唐统治,需要派遣大量官员。

    那种地方,让人谈之色变啊!!

    王博叹口气,看来只能先殖民。不过殖民时,手段或许可以狠辣一些。

    ......

    金钗心里有些佩服李二,才商议没多久,南方的叛乱就开始进行。

    不愧是曾经的帝王,隐藏的手段就是多。

    李二现在有些懵,他这些弟弟们,真是不省心啊。

    真以为这混蛋,那么好相与。这种叛乱对他来讲,真的是求之不得。

    事情果然同李二所想差不多,不到三个月时间,大唐内部的叛乱,就被镇压一空。

    这也让王博与朝廷,再次将目光,重新放到大唐内部建设上。

    王博仿照后世高铁线路,提出五年铁路发展计划。

    朝廷心里很清楚,自从中原与北方被驰道与铁路联通后,整个北方与草原都紧密与朝廷联系在一起。

    民众生活水平,因分得大量土地,再加上徭役都由奴隶们代替,中原与北方民众愈发富裕起来。

    百姓们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他们怎么可能去造朝廷的反。

    现在的日子,让大唐民众简直想都不敢想。

    原本饥一餐饱一餐,现在天天吃三顿。不仅有四个菜,而且每天都有肉食。

    甚至北方许多州县,受王博影响,家家都开始养奶牛。

    尤其是传出喝牛奶长大的孩子,读书都比其他小孩要聪明些。

    没有婆娘,官府先帮你牵线搭桥。要是大唐女性看不中,没关系,漂亮的女奴任你挑。

    随着政策慢慢倾斜,再加上北方民众珠玉在前,南方民众往东北、草原、西边移民潮,开始涌现。

    这其中最主要,还是得力于棉花与羊毛皮等保暖装备的普及。

    对于大唐百姓来讲,这些叛乱就跟过家家般,充满着儿戏。

    也让这些叛乱,成为民众饭后的谈资。

    “啧啧啧,这些人真是吃饱撑着,放着好日子不过,现在被发配到倭岛,以后只怕再难回中原。”一读书人看着邸报道。

    “谁说不是,圣上算是仁慈,没将他们砍头,足够对得起他们李唐皇室之人。”另一书生道。

    “真没错,你们没发现吗,新皇对大唐百姓,真是厚爱有加啊。所有犯事的死刑犯,现在全部都采用流放西边。”

    ......

    此时已经是冬月,长安城早就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

    此时兴庆坊显得无比喧嚣,因为王博的妻妾,又有几位同时生产。

    孙思邈看着与自己谈笑风声的王博,心里充满着唏嘘。

    他道门,因为王博的存在,在大唐也日益兴盛起来。

    不仅如此,许多道门子弟,不少在大唐朝廷当着官儿。

    这在以往,简直不敢想象。

    不过更让孙思邈有些佩服王博,这家伙似乎能控制女人受孕的时间,他大部分的子嗣,都诞生于秋冬季。

    不仅如此,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除了长孙纳兰与李秀宁是单胞胎,其他出生的都是双胞胎。

    看着稳婆又抱出来一对双胞胎,孙思邈心底有些骇然。

    难道这圣上,真是神仙子弟??

第457章 神仙子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