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袍弯刀你别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章 雨夜客栈故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驼毛?”黄娥不解地问,“一直珍藏秘不示人的红匣子里竟然只放着一根驼毛?好奇怪!方大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方维又喝了一口酒,解释道:“按照草原部落的习俗,人在将死之前,亲人们就会在他的口鼻间放一根驼毛,使身上的纯阳之气借以依附,使魂魄得以长留!成陵密室中红匣子里珍藏的那根纯白色的驼毛,正是成吉思汗逝前放在口鼻间的那根。因此,便会做为草原人民眼中的圣物而世代珍藏守护!”

    黄娥若有所悟地道:“喔!原来是这样!我竟从未听说过,方大哥果然见多识广!”

    方维道:“我说的这些也只是传说。毕竟我也没有亲眼见过。数百年来,亲眼看见过匣中之物的人屈指可数!即使国际上那些受邀来华访问的首脑级人物也不曾入得其门,一个个悻悻而回。因此,那匣中所藏的圣物究竟是不是那根白色驼毛?旁人自然无法知晓。即使有幸看过的那少数几人,因为事关重大,自然也就不会再对旁的人提起。”

    “方大哥!听你说的绘声绘色,我还以为你亲眼见过匣中所盛之物呢!原来你也是道听途说。”黄娥说着,‘咯咯笑出了声。

    方维正色道:“我是没有见过。可是我却知道近年来有人曾亲眼看见过。”

    “是吗?真有人有幸看见过呀,那会是谁呢?”

    “那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方维答道,“有一次,他去成陵游览,忽然想起了那个传说,于是他小心翼翼的提出了想瞻仰圣物的请求。这位老人的请求当然为人所重视,于是,常年为成吉思汗守灵的土尔扈特族人经过紧急商议,终于决定破一回例,要为老者打开那只数百年间也没有开启过几次的红匣子。”

    “那位老者真的见到匣子里的物件了吗?他看到了什么?”黄娥迫不及待的问。

    “当时只有一位老喇嘛引着老人走进密室。随行众人都依照吩咐远远的守候在外边,不得靠近。因此老人当时看到了什么,随行的众人自然也无从知晓。众人不敢问,他当然也不会对别人提及。”

    “是这样啊!”黄娥失望的叹了口气。

    方维微笑看着她,继续说道:“不过,据说在走出密室的那一刻,老者神色凝重,眺望着深远的天空,好半晌,一语不发。”

    黄娥怔了一会儿,方才轻声慢语道:“方大哥说的故事真是精彩,百听不厌。听了你的讲述,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在我的眼里变得更加神秘,引人入胜。”

    她拈起酒碗来,用细腻精巧的嘴唇轻轻抿了一口,目光随即飘向外面凄冷的黑暗中。

    “刚才方大哥讲的是你们内蒙的故事,那我就来说一件我们圆塘的陈年旧事吧!”

    方维点头道:“好!我猜黄姑娘的讲述必然不同寻常,我先喝了这碗酒,再来听黄姑娘的绝妙故事!”

    黄娥调皮着回应:“是否绝妙我可不敢夸口,不过我要讲的故事有些长,方大哥可要耐着性子听完呦!”

    方维笑了:“雨落潺潺,长夜漫漫,有好酒好饭菜,更有黄姑娘这般美女对坐讲述好听的故事,如此美事,夫复何求呀!我又怎么会心生厌烦呢?黄姑娘,你请讲吧!”

    “好的,方大哥!我的故事还要从一个名叫王蔓儿的明代宫女开始讲起。”

    黄娥姑娘端起酒碗送到嘴边,轻轻湿润了喉嗓,随后朱唇微启,用她那轻柔好听的声音开始讲述。

    公元1644年王蔓儿与长平公主

    大明紫禁城的寿宁宫中,公主的贴身女官王蔓儿感到心神不安,她的左眼皮一直跳得厉害。

    刚传来的消息,说是闯王李自成的兵马已经攻陷了外城。宫里的人们心里都明白,照这样看来,内城被闯贼攻占也是迟早的事了。

    王蔓儿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她的家族耶律氏曾有过的辉煌。

    两百多年来,她的族人一代接一代努力去摆脱,去忘记他们身为?逆罪臣的后人身份,绝口不提先人耶律留哥的名字,这样也就避免了给他们的家族带来无穷无尽的祸端。

    如今,王蔓儿也自认为是彻头彻尾的汉人,因为她的父亲是汉人,她的祖父是汉人,虽然再往前她就不清楚了,可是从她父亲和祖父的身上就足以顺理成章地得出推断,她们家族一直都是纯粹的汉人。

    她只是听家人讲过,很久以前,她们的家是安居在北平的,后来才从北平一路迁往云南。

    两百多年间,家族数代人先后从云南迁至四川,后又江南,才终于定居下来。

    王蔓儿自幼就生的娇美可人。

    在王蔓儿十三岁那年,恰逢天下选秀,她被当地官府推荐,经了层层挑选才被选进宫中。

第218章 雨夜客栈故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