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袍弯刀你别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使鞭杆的张教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有常在牛街和附属医院附近活动的‘六会儿团伙,也就是青城人耳熟能详的‘油旋儿帮。

    据说帮内好几个成员的家里都是打焙子烙油旋儿做小买卖的,加上‘六会儿用本地话叫起来和‘油旋儿谐音,人们耳听口传就成了‘油旋儿帮。

    想想看,在青城的江湖上数年打拼,就得了这么个名儿,还怎么能让人愉快的玩耍?

    ‘油旋儿这名号叫着不响亮不说,也没有威严感。在当时粮食物质缺乏的年代,广大市民乍一听到油旋儿,自然顿时生出亲切幸福之感,不明就里的还以为他们是个慈善赈灾的组织,这还有没有江湖社团的原则了?

    那就改名呗!改名?说得轻巧。

    社会上打拼不就是为了扬名立万嘛。现在名气有了,还非要再改个名字,图什么?难道想着公司分拆?借壳上市?

    话说回来,‘油旋儿帮后来也不怎么听说了。不过坊间传闻帮里成员之间都沾亲带故,对外相当团结,打架好勇斗狠,出手不计后果,因此在‘道上分领**十几年后又销声匿迹,这也是必然结果。

    钢索帮懂得审时度势,躲过严打,这是必然,而他们在社会上能混出名声,让其它帮派团伙也心生忌惮,却绝非偶然。

    一群人把张义围在中间,手掌间银龙翻飞,看上去并不是胡砸瞎抡杂乱无序。灵动的锁链在每个汉子的手里都操控得法,有进有退,有攻有守,显然平时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张教练手握树枝,在圈子里闪转腾挪,瞅准机会将树枝狠狠朝汉子们的头上,手腕上重重抽打,间或用树尖迅疾挑刺对方的面部及脖颈咽喉,用一根还没有小黄瓜粗的树棍迎战七八条钢索,竟也不落下风。

    方维和浩明看的呆了。不光是紧张,不只是兴奋,在生活中,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简直比电影《少林寺》里的画面更精彩。

    直到后来,初习武术的方维才恍然明白,原来那天张教练是把手里的树枝当做‘鞭杆使了出来。

    ‘鞭杆是武打器械的正式名称,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棍子。一米来长,两指粗细,橡木的,榆木的都有。也有练家子专门寻工匠找材料装饰定制的。

    鞭杆在城市里倒不多见,可是在北方农村,这样的物料随处可拾。田间地头打谷场,地方宽敞,农休时,会练的人一时性起,随手操起根树枝木棍就能舞练一阵。另外,赶马匹驱牛车时也用得上,普及的很。许多习武之人初学的入门器械就是“鞭杆”。

    混战中,张教练肩背上,腿上着实挨了几下,被沉实的钢铁链头重重的抡砸,若非像张教练这样练过功夫的身板,换做他人怕早就招架不住了。

    钢索队伤得更惨,一半人已失了战斗力,心有不甘的捂着被树枝抽肿的眼睛,脸颊,托着抬不起的手腕在旁边观战,只剩下领头的带着三两个汉子还在游斗。

    说话间,张教练‘嗨了一声,簌然挺出手中的‘鞭杆,直击正面汉子的脸部。那汉子反应挺快,却还是没快过张教练手里的‘鞭杆。他急忙朝后一闪,杆头正捅在他的咽喉处。就见那汉子扔了手里的链锁,手捂喉头,闷声栽倒在地上。

    胜负已分,钢索队的队长也是个老江湖,见此情形明白今天不但占不到便宜,再打下去只会是全军覆没,钢索队的威名也就认栽了。

    他后撤两步,把手一摆,大声喊道:“我们兄弟今天遇上硬茬子了!这场架打的痛快,好在有输有赢,算不得

第5章 使鞭杆的张教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