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袍弯刀你别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青城市的钩子圈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青城市本是由东西两个城区合并而成。后来,又被粗线条的分为新城和旧城。以一座鼓楼为界,西边称为旧,东边谓之新。鼓楼实为钟鼓楼,建于清代,伫立在这个塞外名城的中轴线上,曾是本地最高的地标性建筑。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一个夏天,因为要扩建城市道路,一声令下,鼓楼瞬息之间就被干净利落的拆除清理掉了。在原址之上铺起了宽大的马路。人们在新铺就的大马路上散步,骑行,每逢国庆游行庆典时还可以放浪无忌的跳舞,扭秧歌。

    就在鼓楼消失的前一年,那座建于明代的老城门已经被拆除了,断瓦残垣,飞灰湮灭之下,只给这个城市留下个方位上的称谓—北门。

    ‘钟鼓之声归何处?北门无奈笑春风!北城门楼子没了,钟鼓楼也没了,永远的彻底的消失了。老市民们慢慢的也就看惯了没有了鼓楼和城门洞的这座城市。

    如果把鼓楼比作这个城市的灵魂,那么北门当之无愧是它的右臂。有右臂当然就会有左膀,毕竟这个城市不可能成为热门电视剧里的那个武功奇高的‘独臂老人。

    可是左膀在哪呢?流过小城的时光悠悠,已没有人能说得清。又过了几十年,在城的东边建成了一个大型综合性商场。随即有好事者牵强附会,把它看做是城市的左膀。理由就是,那个商场的门前并排竖立着六根冲天的红色大圆柱。

    成天介聚在街角晒太阳闲聊的老汉们,总是满意地捋着胡须侃侃而谈。有个须发皆白的老汉说,这就对啦!城市不能没有骨架子,有这六根大柱子支撑着,左膀子就算有啦!即使撑不住全市区,至少城东边总算能站得住了。

    另一个老汉接口道,咦,你快别灰说了。你是不知道,咱们东门外这片区域,以前就是个乱葬岗子,孤魂野鬼多得很。开店前,商场老板特意请高人看过风水。你们知道这六根大红柱子是做啥用的?就是为了镇邪驱魔安抚亡灵而点燃的六根高香。

    又有个缺牙瘪嘴的老汉插话说,你说的是呢。不过,我听说这片地拆迁时,闹出过人命。

    “咋回事?还出过人命呢?”一旁有人好奇地问。

    “是呢!大红柱子那边以前是宽绰的马路。有一天傍晚,不知道为了甚事情,一个后生被打的满脸是血,拖拽到马路边。有人上去把后生的小腿搁放在石头道牙子上,跟着五六十个光头后生,都穿着全棉的黑背心,每人都从旁边的工地上拿了青砖头,也不说话,排了队咬牙切齿得挨着个的往那个后生腿上狠命的砸。”

    听到这里,一个豁牙老汉‘咂了一下嘴,关切地问:“咿呀!那后生的腿还不得砸成肉糊糊啦?”

    那个说话的老汉冲发问的人一瞪眼:“人都保不住了,谁还关心那条腿呢?刚开始后生叫的可惨呢,后来就没有声音啦。你们说,那还能活的成?和木城的王铁嘴亲自来给算过,说是那个后生命数本不至此,若不是遇到这个变劫的话,本来能活过六十岁。所以,为了安抚亡灵,后来在道牙子那里才竖起了六根又粗又大的红柱子。”众老汉听得又是一阵唏嘘,摇头恍然不已。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骨架血肉,每个城市也都有专属于自己的逸闻往事。不可考据的我们姑且不去管它,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是公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

    就在这个燥热的午后,在城西三官街姥姥家的小院里,方维和段拥军以戏剧性的方式相遇。

    傍晚时候,姥姥和姥爷才回来。

    方维跟他们说起下午院子里打架的事,姥爷听

第2章 青城市的钩子圈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