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后的村庄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妻也跟这俩老男人一模样儿了,守着一个空村空屋,守着寂寞惆怅的日子一天又一天……

    时光倒回到清明过后。一日的黄昏,魏长庚和魏石寨和老黄才吃过后晌饭,坐在院子里消磨时光,村畔山野里就传来几声凄厉苍凉的鸟鸣:王刚——哥,王刚——哥……在九龙山脉一带,每年清明过后直到夏天,从黄昏时分到深夜,就有一种鸟雀儿在呜呜咽咽悲悲切切地叫唤着,如哭如诉,十分凄婉悲怆。而在当地,正是因了这只鸟透彻心扉的哭泣之声,又演绎出一段关于“王刚哥”的传说,这个传说,在九龙山脉一带广为流传,魏长庚小时候听他妈说过,魏石寨小时候也听他妈说过,真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晚风习习,夕阳如血。就在日头爷儿淹没于西山圪梁的当儿,就在灰蓝色的夜幕在瓦罐村的上空徐徐拉开的当儿,“王刚——哥,王刚——哥”那一声声凄惨悲凉的叫唤声便滚动在山涧村头,鼓荡奔涌在魏长庚和魏石寨的心岸脑海,每每听闻这滴血的哀鸣,就是铁打的心肠也会为之动容,就是冰人石人也会颤栗震惊……

    相传在九龙山里的某个村庄,王员外中年丧妻,留下一个娃儿叫王刚。王员外耐不得寂寞,守不得枕边无女人的空虚,就续弦娶得赵氏为妻。赵氏也是半路失家,男人驾鹤西去也有两年光景,膝下有一娃儿,与王刚只是年一年二。赵氏嫁入王家后,村人皆唤她王赵氏,那个娃儿就跟着母亲一起进入王员外家,取名王强。

    王员外是个生意路上的人儿,整日里皆忙于东奔西跑,月儿四十也不落一回屋儿,就把屋里一应事宜全权交由王赵氏打理。王赵氏在王员外面前,对王刚表现得百般亲昵,万般疼爱。然,当王员外外出之后,王赵氏对王刚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儿,非打即骂,还事事都看着王刚不顺眼儿。为这,年幼单纯的王强也曾看不过眼儿,质问他母亲为何当着继父对王刚哥一个样儿,背过继父对王刚哥又是一个样儿?王赵氏道,你是小娃儿,少管闲事,你如今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不知道大人的苦心,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做母亲的良苦用心的。王强还想跟母亲争辩几句,却被母亲严厉制止了。

    王刚是个极有忍耐力的娃儿,他从来都没有将后娘背地对他的虐待和辱骂给王员外说过,王员外却说他的娃儿王刚有福气,又遇到了一个亲他疼他的好妈。每每遇到父亲夸奖继母待他如亲娘一般时,王刚总是笑而不答。

    冬去春来。

    王员外又为了生意上的事儿在外奔忙。

    一日,王赵氏把王刚和王强唤至跟前,说眼看着就到了谷雨了,咱家在后山的那一块麻地还没有播上种子,今儿你们兄弟二人就去把那块地种了。王刚跟王强愉快地接受了种地的任务。王赵氏把两个装着麻籽的布袋儿分别交给了王刚和王强,同时还给他们一人一份儿干粮,因为后山距家里路途遥远,来去一趟要两三天光景,所以带上干粮,路上或干活的间隙可以打尖充饥。临行前,王赵氏再三嘱咐王刚王强兄弟二人,一定要等到麻籽出苗才能回屋,如若谁的麻籽不出苗,就永远不要回屋。

    王刚和王强兄弟二人背着麻籽干粮和锄头一起上路,朝着后山的那片麻地走去。山路弯弯,翻山过河,甚是乏累。二人边走边聊着天儿,说着话儿,来到一条小河边,此时二人已是口干舌燥,口渴难耐,就趴在小河边,咕咚咕咚猛饮一阵儿。解了渴,又觉肚子里咕噜咕噜直叫唤,就拿出各自的干粮吃起来。吃着,王强就随手解开那个装着麻籽的布袋儿,抓一把麻籽在嘴里嗑起来,还说真香!王刚说不能吃,这是种子,吃了如若种不满那片地咋办?王强说,一窝种三颗是种,种一颗也是种,哪有个准儿?又说,王刚哥,你也吃。王刚禁不住*,也解开布袋口儿,抓一撮麻籽在嘴里嗑起来。王强过来在王刚手里取出几颗麻籽扔进嘴里嗑着,忽而就惊叫起来,说王刚哥,你的麻籽咋恁好吃,又香又脆,我的麻籽咋不香也不脆?王刚在王强的布袋儿里取几颗麻籽嗑了嚼了,细细品一品,也觉得奇怪,就说王强弟,你的麻籽果真不脆也不香哩。王强显得很失望说,我妈是个偏心眼儿,把好的给你,把不好的给了我。王刚也觉得很纳闷儿,把一个麻籽壳噗一下从唇上吹出老远。王强突发奇想,眼睛放光对王刚说,王刚哥,咱俩换换麻籽吧?王刚显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被王强突然的要求弄得不知所措。他顿了顿说,要得好,大让小,你想要,就给你吧。于是二人就互换了麻籽。

    兄弟二人将麻籽认认真真地播种到那片地里,一人一半,泾渭分明,然后就在附近的一个山洞里耐心等待麻籽出苗,他们牢牢记着临行时母亲的话,麻籽不出苗儿,就不准回屋。

    一场春雨,几个好日头过后,王刚播下的那片麻地拱出了纤细稚嫩的小苗儿,如一个个婴孩儿,俏皮地立满一地。而王强播下的麻籽,却是光秃秃一片。王强催促王刚回屋里跟母亲复命,自己留在地里等候麻籽出苗。王刚坚持要陪王强直到麻籽出苗后,俩人一起回屋。王强坚持让哥哥王刚先回,免得两个人都在这里,一是母亲在家着急,二是剩下的干粮也维持不了两天,不能两个人都饿死在这荒山野岭。王刚无奈,只好把他吃剩下的干粮全部给了王强,让他再等一等,等麻籽出苗了,他再回去。王刚走后,王强一个人在地里等啊等,一连几天过去了,地里依旧没有出苗的迹象。干粮也吃完了,又冷又饿,就一个劲儿地朝着家的方向喊着:“王刚——哥,王刚——哥……”终于在一个饥寒交迫的夜里,王强安睡在那个山洞里,永远睡去了。王强的麻籽不出苗让王赵氏大为吃惊,经过询问,方获知半路上二人互换了麻籽,登时大惊失色,瘫坐在脚地上。就在王刚离开王强的第七日,当王赵氏赶到那片麻地时,结果让这个居心叵测一心害人的后娘尝到了自己酿下的苦酒……原来,他为了变着法儿害死王刚,就将分给王刚的麻籽炒熟,而交给亲生儿子王强的麻籽却是生的,真真应了那句古话:害人如害己。

    后来,屈死的王强就变做一只鸟雀,每当清明谷雨之间,就来到九龙山一带,天天夜里悲悲怆怆凄凄惨惨幽幽怨怨地叫唤着:王刚——哥,王刚——哥。

    “王赵氏真是个毒妇,本想害死别人的娃儿,却偏偏害死了自己个的娃儿!”魏长庚听着那一声声惨叫,把眼投向远处星光灿然的天宇。

    “人要多做善事,少做恶事,存心害别人,有时也害自己哩!”魏石寨用自己的感悟来评说这个不知听了多少遍的古老传说。

第37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