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5:温馨满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 做好市场调查,精准定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做起了,甩手掌柜的,坐在车后面指点董家骏,行进的具体路线。

    到了中午,朱家乡卫生院长,同样请李猛吃饭,李猛这回有了专职司机。

    再喝起酒来,根本就不再推辞。

    最后吃完饭,下午继续,挨家挨户的跑市场,只是到了哪家诊所以后。

    直接把董家骏介绍给老板,他则是转身出门,坐在摩托车上开始睡大觉。

    董家骏看到他不在旁边,心里也是巴不得。

    和那些准客户,交流的更加细致。

    现在董家骏要做的,就是尽量摸清市场情况,包括顾客的需求。

    还有这些药店诊所,那些老板的诉求。

    只有把这些都摸清楚了,才能让他对这个市场,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从而在下一批货物采购时,更加的精准。

    这也就相当于像是,后世的义乌小商品,还有温州鞋帽市场道理一样的。

    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量身定做商品。

    为了能够让市场定位,更加精准,同时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到极致。

    不管是温州还是义乌,基本经营模式,就是前店后厂。

    在门店陈列样品,等到顾客选择完了,签了合同,交了定金,约定好交货时间。

    收到订单以后,马上开始采购各种原材料,然后就组织生产。

    这时候顾客,就可以直接回家了。

    然后在约定时间内,货物基本都能邮寄到。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原地等货,生产出来以后,直接上门自提。

    这种经营模式,没有库存。

    自然也就不占用资金。

    相对那些国营单位,仗着财大气粗,根本就不看市场需求,还有自己的营销能力。

    盲目扩张,购进原料组织大规模生产,结果市场情况瞬息万变。

    当把这些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就造成了大量的库存积压。

    结果资金就无法,及时回笼。没有资金,就无法给员工发工资,造成人心浮动。

    那些职工每天想到,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哪还有积极性,再为企业做奉献?

    最后形成的局面就是,随着库存积压时间过长。

    就算降价抛售,挥泪大甩卖,也无济于事。

    最显著的例子,就像是纺织厂,盲目组织生产,最后造成布料降价亏本出售。

    也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率先在1984年就取消了布票。

    这就是不了解市场。

    供大于求。

    造成的严重后果。

    就像伟人说的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还有那些,生产解放鞋的厂家,以后都沦落到让职工拿鞋去卖,然后顶工资。

    曾经的国营企业,最后只能被砸碎了铁饭碗,推向市场自谋出路。

    就像药材公司也是一样,逃脱不掉这种市场运行的规律。

    红日西沉,微风送爽。

    一下午都在不断睡觉,昏昏沉沉的李猛,这时完全清醒过来了。

    回到县城以后,李猛还是让董家骏,把他送回家,让董家骏把摩托车骑回去。

    董家骏一看这样也好,也省得自己开口借车了,答应两个小宝贝的事情。

    那就是天大的事,绝不马虎不得的。

    就在李猛晃晃悠悠下车后,董家骏刚要走,就听到李猛在后边叫住他:

    “家骏……”

第177章 做好市场调查,精准定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