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5:温馨满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改革的先驱模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原来这份报纸上。

    刊登的正是在前世,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在川省率先改革的先驱模式。

    率先实行医药公司改革,通过外力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其中的多项举措,就有一项是挂靠。

    冯振东正不知该如何,与领导开口说这事,现在有了这份报纸,应该问题就不大了。

    毕竟这是成功的典范。

    同时也得到国家的认可,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例子,其他的就好办了。

    想到自己丈夫,能够到药材公司去上班,先不管那些编制的事。

    就算是给药材公司,交点挂靠费,到时候经营药材生意,就更加合法了。

    至于吃不吃公家饭的问题,以及什么身份?董家骏和夏雅早就沟通好了。

    就算是挂靠也行啊。

    董家骏现在怎么还能,看得上药材公司那些人,每个月那点微薄的工资?

    闷头发大财。

    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圆了老爸老妈的心愿。

    一直为儿子毕业,不必再为没有吃上公家饭,深感遗憾而常常叹息。

    *

    会宁县卫生局会议室。

    药材公司经理朴永顺,正在和局长崔安北,分管局长赵庆奎汇报工作。

    鉴于县药材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兼之接到大量群众反映。

    对县属下边的药店、诊所、卫生院配送不及时,品种严重缺乏而怨声载道。

    局长崔安北召集,分管局长赵庆奎,还有药政科长陈富贵,共同听取朴永顺汇报工作。

    随着朴永顺,对药材公司经营状况的陈述,在座的领导,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

    首先就是药材公司,人员臃肿。

    离退休职工的福利支出,还有各种报销,让药材公司不堪重负。

    现在资金紧张,运行压力极大。

    没有资金去采购需要的药材,下边的药店诊所卫生院,如同嗷嗷待哺的孩子。

    断奶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能及时把需求品种,配送下去。

    同时下边有些欠款,也无法及时收上来。

    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众位领导面前的实际情况。

    怎么样能把药材公司激活,发挥职能作用,确实需要一些特殊手段。

    讨论到最后,也没有形成定论。

    本来局领导还准备,让药材公司自筹资金,成立中药饮片厂。

    这样就可以,把道地的中药材,从收购到加工,从而实现,能够和南方药材互相调剂。

    把北药做大,闯出一条新路来。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无奈。

    没有钱,一切都是空谈。

    最后的会议,也是不了了之。

    朴永顺憋气又窝火,走出会议室。

    本来他就是卫生局的干部,被调到药材公司的时候,以为镀镀金就可以回来。

    结果现在,陷入了沼泽地。

    别说能否如愿的调回来。

    从这些领导,对待他的眼神和态度,就能看出来。

    对他的工作。

    可以说是,相当的不满意。

    这让朴永顺,相当的郁闷。

    *

    董家骏回到野猪峪爸妈那里,夏雅把买回来的肉、菜,拿到灶台,就准备做晚饭。

&

第171章 改革的先驱模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