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年代甜味女知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三 借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第一次,豆腐块没成型变成豆腐花。失败ing

    再来一次,豆腐块依旧没成型但是勉强算叠起来了。降低要求算成功吧。

    走出房门,天光微曦。李思恬细细打量着古朴的院子,院墙可以看出当初被破坏的砍凿印记,甚至有一段院墙还有坍塌后重新垒起来的痕迹。修补过的那截院墙上原本铺的灰瓦片都没补回来。

    细细观察老式平房建筑,建的颇为简洁大方。一溜五间正房,每间的开间进深都一样,面积大约25平方米左右。厨房搭建在五间正房的东侧,占地15平方米,后面还连着10平方米后罩房。房顶的瓦顶缺漏了几块,看得出用不同颜色的土瓦补过漏,就好像给房顶打的补丁。

    青砖灰瓦房,每一寸都诉说着百年时光雕刻的古韵。每一扇木门和木窗,没有任何雕花和复杂工艺,只有满目被风吹雨打的沧桑痕迹。这座院子历经百年岁月依旧屹立在村子西头,为老梁家遮风挡雨。

    地面也是青砖找平的,但是院子清理得干干净净,寸草不生。只在墙角的砖缝里顽强地冒出几颗草芽,微风吹过露水从草芽尖尖上滴落在墙角消失不见了。

    院子东侧靠近厨房处,早年间就挖了一口深水井,水质甘甜。梁爷爷昨晚讲述过,以前他们家下人取水煮饭洗衣都来这口水井,现在也方便老梁家生活饮水还能供得上菜园子浇地。

    绕到后院,有一块葱郁的菜地,梁爷爷和文斌文泽兄弟俩正在菜园子摘菜。左边一畦畦种着各种青菜、蒜苗、小葱、香菜等等。右边搭了架子种着西红柿、黄瓜、茄子和辣椒等瓜果类蔬菜。菜地旁边建了一个茅厕,打扫得干干净净。看得出老梁家虽然败落了,但是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卫生习惯。

    “早上好呀,梁爷爷。这菜园子打理得真不错!”李思恬穿着一件粉色泡泡袖上衣和黑色小脚裤子,娇娇俏俏好似一枝桃花开在菜园子边。

    “梁爷爷,给我安排干点啥活呀”,清脆嗓音把满院子的寂静都赶跑了,老梁家院子似乎一下鲜活起来。

    梁爷爷眼睛都笑眯了起来,显然很喜欢勤快又漂亮的李思恬。

    “李知青,你住我们家那咱就不客气指使你干活啦。你去煮点稀饭,再随便搭配个小菜”。

    李思恬高兴的提起菜筐子,这餐早饭想好好表现一下。

    厨艺小能手李思恬正式上线,一篮子青瓜全部洗干净。

    厨房里油盐酱醋有限,胜在食材新鲜天然。由着李思恬尽情发挥,李思恬干脆返璞归真,尽量保留食材本源自然的味道。

    厨房里响起煮饭切菜的清脆声音,李思恬快活地忙碌着。鲜嫩小黄瓜放在菜板上,切头去尾,用两根筷子夹住。手腕用柔力沿着黄瓜转圈快切,然后轻轻拉住头尾,蓑衣黄瓜完成。放盐杀出水,撒上蒜末花椒粒,淋上红油辣椒,少许陈醋调味后美味的凉拌蓑衣黄瓜大功告成。

    案板下的几个老坛子,打开闻了闻。好正的老坛酸菜味儿,抓一把小萝卜和包包菜,小萝卜切细条、包包菜改刀切小块。酸菜过凉白开去掉一些酸涩味淋上一勺辣椒油,早餐佐粥小菜完成。

    看老梁家主食有啥,一缸高粱米、一缸玉米粉、还有小半缸米糠混合的碎米。后罩房堆着几袋红薯和土豆,散放着几个老南瓜和冬瓜。

    就这几样主食,用高粱米煮了半锅红薯稀饭。土灶煮粥太合适了,大火把米粒煮开花后红薯也煮透了,抽掉柴火后。甜丝丝粘稠的稀饭就成功了。

    手表指针才早上7:30

    李思恬一蹦一跳地走到后院里,招呼着三人吃早饭。

    梁文泽搬出来饭桌和凳子放在院子里,梁文斌端出稀饭和凉菜。虽然只有两道菜,但是量够足味够香。李思恬看着老梁家一家三口唏哩呼噜吃着早饭,筷子不停地夹两道菜时心里甜丝丝的。

    吃完早饭,梁爷爷开始洗衣服、打扫院子、铲鸡粪剖肥、菜地除虫喂鸡……

    梁文泽和梁文斌兄弟都要出门上工了,今天的活是给玉米地除草。一天7个工分,熟手干着轻松。梁文泽看着李思恬的穿着打扮,皱着眉头对李思恬说:“李知青,你换件衣服再去上工”。

章节三 借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