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妇道人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安。

    太极殿朝堂。

    “陛下,就算陛下今日将臣杖毙,臣也要弹劾吴王,如今旱灾越来越严重,这是上天震怒的警示!”

    “必须要阻止吴王李恪的胡作非为!”

    御史台一名官员不顾殿内已经有十多位同僚匍匐跪在地上,梗着脖子站出来,面色潮红,一副正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模样大声说道。

    “臣也弹劾吴王!”

    “陛下,上天的警示不可不察呀!”

    “陛下不顾上苍警示,难道也不愿意听一听天下百姓的议论吗?如今长安城内的百姓,都在议论今年的大旱与吴王重商,触怒上苍有关系!”

    ……

    越来越多的朝臣站出来。

    随着时间推移,夏季来临,旱灾越来越严重,每日的早朝必定有人弹劾李恪。

    李世民已经连着数日杖毙了四五位朝臣了。

    他登基以来,即便是玄武门之后,对待太子系的文武,都没有采用如此酷烈的手段。

    他这一朝,君臣之间从未如此激烈的对抗过。

    乃至李唐开国以来,朝堂君臣的不和对抗,这一次也是前所未有的。

    然他心中的怒火如炽,杖毙数人依旧难以消解。

    同样,这些人对儿子李恪的弹劾,并未因他的杖毙酷烈而稍减,反而愈演愈烈。

    如今早朝,如何抗灾的事情谈不成,其他国家大事谈不成,每日的早朝只要开口就是弹劾李恪的声音。

    中书省拿不了注意,递上的弹劾奏折,更是堆积成山,他让王德已经大张旗鼓集中起来焚烧好几次了。

    李世民很清楚,这些人这一次,是打定主意,要致儿子于死地,要致泛河西走廊经济区于彻底失败。

    李恪在雍州做的越出色,越热闹,他们的弹劾就会越发的强烈。

    皆因这一次,除了并州士族分了一杯羹之外,其他士族在这个庞大的计划中,连一根毛都没有捞着。

    商圃、工坊基地,基础建设等等一切,李恪几乎将士族完全杜绝排除在外。

    尽管他们的商队也能够去贸易,可这点利润,相比较李恪正在进行的泛河西走廊经济区,简直就是蚊子腿。

    这些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块巨大的肥肉摆在他们的面前,却无法从这上面咬一口。

    他那个儿子就站在一旁瞪大眼睛盯着,手中握着龙泉剑等着。

    任何没有经过他同意,进入河西地区的势力,都会被狠狠地斩一剑。

    这些人恨极了他儿子,不甘、愤怒、恨意让他们想毁掉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西北明珠!

    “报!”

    就在此时,殿门外传来急促的声音:“金城节度使段将军八百里急报!”

    忽如其来的奏报,打断了不断站出来的弹劾大臣。

    “呈上来!”

    王德小跑着下去,拿着奏报小跑着回去,将奏报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奏报一看,脸色瞬间变黑。

    “怎么了?”

    “吐谷浑都平了,金城还能有什么紧急军情?”

    “可陛下的脸色很不好看。”

    ……

    哼!

    就在群臣交头接耳议论之际,重重含怒的冷哼声从高处响起:“你们好好看看,段玄志汇报了什么!”

    哗啦!

    李世民甩手一扔,奏报被扔到了殿内大堂,落在长孙无忌脚下。

    长孙无忌弯腰拿起,当他看到上面奏报的情况时,面色顿时变了又变。

    此刻房玄龄等几位宰辅也已经凑过去看清楚了。

    几人的面色十分不好看。

    温彦博犹豫一下,横跨而出,作揖大声道:“陛下,臣也要弹劾吴王,益州的情况,更加证明吴王李恪违背天道纲纪,如若不能及时制止,还会发生更大的灾难。”

    李泰也已经从王?口中简单知晓情况了。

    他看到温彦博站出来,心中冷笑道:老狐狸,益州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们这些宰辅装不住了,本王等了好几个月了。

    “是啊,益州情况至此,上天的惩戒正在加剧!”

    “易子而食,这都是吴王的错。”

    ……

    折子在朝臣手中传看,议论的声音不绝于耳的响起,只是这声音一点儿都不小,仿佛故意说给皇帝听得。

    啪啪……

    鼓掌声忽然响起,众人顺着声音看去,就见李泰连连拍手。

    “说的好,温宰辅说的实在是太好了!”李泰大声赞道。

    李世民微微皱眉,所有人都在皱眉。

    谁都知道,李泰跟吴王李恪走的很近,两人关系很好的。

    难道魏王准备落井下石?

    只见李泰踱步来到温彦博面前,冷笑道:“温大人,你们的无能,益州刺史上下官员的无能,以至于灾情愈演愈烈,现在竟然将一切都推到了我皇兄头上,你们还要不要脸!”

    最后一句话,李泰几乎是吼着呵叱质问。

    他一直没有调查清楚第一个弹劾皇兄李恪的并州系朝官到底受了什么人的指使。

    他也一直找机会想要解释清楚,证明在这件事情上是无辜的。

    总算给他逮着机会了。

    既然找不到其他证据,那他李泰就当着满朝文武替皇兄怼宰辅!

    之前温彦博和舅舅长孙无忌一直藏在后面不跳出来,他始终没有机会。

    现在好了,温彦博成全他了。

    只有宰辅才最合适。

    反正温彦博也不可能效忠他李泰,本来就是敌人,怼了就怼了。

    “皇兄的抗灾十策益州做了吗?关中担任县府州府主官,温宰辅的门生故吏亲朋好友,关陇系同仁们认真做了吗?”

    “本王要是没有记错,益州刺史是杨师道,别驾是独孤彦文,这也是温宰辅你的关陇系朋友对吧?”

    “朝廷三令五申让他们做好抗灾准备,他们做了什么!为什么益州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朝廷不知道?”

    “难民没有从剑阁入汉中,进入关中,而是舍近求远,翻越祁山出现在金城,请温宰辅给本王,给父皇一个解释!”

    “川蜀天国,物产富饶,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你们说我皇兄所作所为遭天谴是吧?为什么这天谴没有降在陇右、吐谷浑呢?据本王所知,这两地与我皇兄有着密切联系,要有天谴,也应该现在这两地吧?”

    “本王还打听到,直到目前为止,两地的百姓都十分稳定,做工、务农、抗灾自救,进行得如火如荼。”

    “温宰辅……”李泰的声音放的平缓许多,笑着冲温彦博作揖一拜:“小王愚钝,请宰辅教我。”

    安静。

    死寂!

    李泰忽然神经质的不顾朝堂君臣礼仪,对着一位宰辅直接怒怼。

    并且字字诛心,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温彦博也感到棘手。

    他在看到段玄志的奏折,急着跳出来以宰辅的身份弹劾李恪,就是为了转移矛盾焦点。

    保住杨师道和独孤彦文。

    关陇商队从益州乡间收购粮食他是知道的,关陇士族雍州损失太大,急需要一个机会回本。 第170章:妇道人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