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大器晚成[2/2页]
陈长生这个监军使肯定不可能孤身一人去往北方,必然要配备几个属官。按照朝廷惯例,“监临外任官人”,都是可以“高配”的——也就是说朝廷会给一个很高的头衔。
虽然陈长生根本就不把这种虚头巴脑的空洞头衔当一回事,但白学礼不一样啊。
他太需要这样的一个头衔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空洞的头衔,并不能和实际权利挂钩,对他来说也是顶顶重要的一个台阶。
偏偏又刚刚出了变故,上一任的监军大人极其部曲随从全都稀里糊涂的死在草原上,虽然朝廷已经把这事压下来“冷处理”了,并没有真的追求赵深的责任,只是“申斥”而已,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那赵深的骄横和跋扈。
没有哪个文官愿意和赵深这种“跋扈将军”打交道,万一再重蹈了上一任监军的覆辙,稀里糊涂的就把自己的性命丢在草原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到草原上。
白学礼立刻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主动请缨向朝廷打报告,愿意北上“为朝廷效力”。
反正也是一个没有人愿意去的苦差事,既然他主动请求,自然就会顺理成章的照准。以白学礼的资历肯定是不能做主官的,最多也就是给陈长生充当一下属官的角色,朝廷必然会征求陈长生本人的意思。
“你想跟着我一起北上?”
“晚生愿为国效力,为陈大人分忧。晚生虽然不才,也是粗通文墨,文字上的功夫还是可以勉强一看的……”
粗通文墨?
这绝对是他的自谦之词。
不管怎么说,这个白学礼也是堂堂的探花郎,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写文章了。尤其是文字上的功夫,至少能甩陈长生八条街!
“为国效力?”陈长生笑了笑,但却什么话的没有说。
这个读书人出身的家伙,之所以心甘情愿的主动请缨,要跟着自己北上,肯定不是为了“为国效力”,而是为了他自己的仕途和前程。
只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罢了。
“你是文人出身,一没有外放的经验,二不知军伍之事,恐怕不大合适吧?”
虽然监军使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武官,但终究是要和武人打交道的,白学礼严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当陈长生对白学礼的能力表示怀疑的时候,他竟然直接就跪下了:“陈大人乃是晚生的恩主,若是无有陈大人当时的成全之心,焉有晚生的今日?”
这句话说的……基本就是事实。
想当初科考的时候,虽然这个白学礼并没有舞弊,但他确实已经卷入了科举舞弊案,至少是有所牵连。若是当时的陈长生没有高抬贵手放他一马的话,他不仅会失去科考的机会,还很有可能会被一绳子捆了,落下个舞弊的罪名。
从很大程度上看,白学礼能够成为探花郎,确实有陈长生的恩情在里边。
“陈大人便是晚生的恩主,晚生绝不敢忘陈大人的恩德。”白学礼还真能拉得下脸来,直挺挺的跪在陈长生的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证着:“晚生确无经验和资历,却有一颗赤胆忠心,必然对陈大人唯命是从,还望陈大人垂怜,给晚生一个机会。”
从这个白学礼的表现来看,他绝对属于那种不惜一切往上爬的类型。
为了升官,可以不在乎自己的脸面,关键时刻能够拉得下脸来,说就的是白学礼这种人。
对于这种人,陈长生表现的非常谨慎。
他死死的盯着白学礼的眼睛,好半天沉默不语。
过了足足有半分钟的时候,经过一番审慎的思量之后,陈长生才终于缓缓的点了点头:“好吧,既然当初我给过你一次机会,就不妨再给你一个机会。”
“多谢陈大人成全,晚生一定……”
“你先不用急着说这些。”陈长生打断了他表忠心的言语,郑重其事的说道:“此次北上监临兵事,兹事体大,你可得想清楚了。”
“晚生已经想的很清楚了。”白学礼信誓旦旦的保证着:“晚生视陈大人为恩主,为国效力为君分忧之类冠冕堂皇的场面话也就不说了,想必陈大人已经知道了晚生的心思,这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哪有那么容易的?”
“只要陈大人给了晚生这个机会,且看晚生的表现就是了。”
第687章 大器晚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