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朝赚大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3章 押错了[2/2页]

    和那些兴奋的全身颤抖的新手相比,白公子更加的从容,也更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就在别人慌慌张张的准备笔墨的时候,他却趴伏在书桌上开始闭目养神。

    必须要让自己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才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距离发卷开考还早着呢,有的时间好好的休息一下,让自己尽可能的放松下来。

    又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的时间,考场的几个小吏分别捧着的花名册,游走在一排又一排的考棚之间开始做最后一次点名。

    “黄州乌伯英。”

    “湘州黄纪元。”

    “太平府钟文台。”

    “楚雄白学礼。”

    听到自己的名字,白学礼白公子大声应到:“在——”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点名之后,一队手持刀枪的士兵走了过来,将贡院的大门缓缓关闭,然后就贴上了封条:从这一刻开始,整个考场已经进入到了完全封闭的状态,任何人都不得进出,无论发生了多大的事情,都必须等到考试完毕之后才能解封。

    考场和外界已经完全隔绝,成为一方独立的小小世界。

    这个时候,紧张的气氛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弥漫开来,就连白学礼白公子都忍不住的紧张了起来,好在他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气氛。

    紧接着,主考官杨士奇杨大人“请出”了今年春闱第一场的考题。

    这个考试题目是由一个宫里的太监拿出来的,会同一正两副三位考官,再加上监考、护考的十几个官员,大家一起验看。

    确认考题还处于完全的密封状态,谁也不可能提前知道考试题目之后,作为主考官的杨士奇杨大人,才在所有人的亲眼见证之下,打开了“封题”,只是略略的看了一眼,就立刻下令:“分卷,开考——”

    春闱科举,是历朝历代最要紧的大事,关系到江山社稷的未来,其郑重程度无论怎么形容都不算过分。每次科举都要考三场,每场三个题目总共九道题,全都是一正两副三位主考官会同出题,拟定十几甚至几十个题目交给皇帝,再由皇帝本人确定最终使用哪三道题,而且在确定了考题之后立刻就“封卷”,直到考试前夕才派人送到考场,整个过程执行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

    理论上来说,就算是考官也只知道大致的主题范围,只有皇帝本人才知道到底要考哪些题目,保密程度可见一斑。

    第一场考试的考题已经分别送到了各个考生的面前,白学礼白公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舒缓了一下略显紧张的情绪,慢慢的打开了第一题的试卷。

    当他看到考题的瞬间,心里立刻就凉了半截,原本还算从容不迫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紧张了起来,脑门上立刻就开始冒汗了:

    “大夫曰仁,庶民曰利,亲仁焉?亲利焉?”

    这是一道很正常的考试题目,只要稍微读过一点书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从《孟子》当中脱胎出来的题目,说的就是朝廷如何治理国家的事情。

    这句话明显就是出自《以利吾国篇》,白学礼白公子押的却是《王道之始篇》!

    他押错题了!

    早知如此,就应该听从水公子的建议,因为他早就说过,这次考试题目一定会出自《以利吾国篇》,自己却固执的以为必然出自《王道之始篇》。

    但是,现在再说这些已经太晚了。

    虽然这个题目让白学礼白公子有点小小的措手不及,但他的学识和学养还算深厚,并没有急于答题,而是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反正他有的是时间,可以好好的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么写……

第593章 押错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