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这不可能[2/2页]
就在几日之前,孙成岩还在告急求援呢,这才几天呀,怎么就突然报捷了呢?
这明显不对头。
不过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绝地翻盘以少胜多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孙成岩说的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绝地翻盘,而是彻头彻尾的惊天大逆转呀。
和敌人打了十几天,在自己死伤惨重的情形之下,居然还能格杀一万两千都敌军,这种话……连三岁的娃娃都不会相信。
虽说历朝历代的战将都喜欢夸大军官,在歼敌数字当中注水属于正常的“常规操作”,但孙成岩的这个一万两千的歼敌数字,根本就不是注水,而是全都是水分啊。
孙成岩那边拢共才有五千多一点的兵力,这还是包括所有能打的战兵和不能打的辅兵。上一次的时候,孙成岩和赵深联手,以五千多的兵力战胜了两千多个敌人,就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的辉煌大胜了。
现如今,孙成岩竟然凭借一己之力,报上来一个歼敌一万多的数字,这种谎言连鬼都不信呀。
朱棣也是带兵出身的皇帝,怎么可能会相信这种不着边际的牛皮?
虽说孙成岩这个人确实有些贪财,但他终究不是傻子,怎么敢报出这么一个一戳就破的大捷呢?
陈长生下意识的抬头看了朱棣一眼,朱棣依旧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一动都没有动过。
陈长生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文字愈发的触目惊心,基本上就是孙成岩在描述具体的战斗过程,并且提起他自己也受了重伤,双腿已经瘫痪,不能再坐镇指挥,希望朝廷委派新的人选接替他的职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到达之前,他暂时把军权委托给了赵深。
私相授受军权,本是犯了朝廷的大忌,但事急从权,考虑到当时当地的情形,孙成岩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陈长生,你是孙成岩的旧部,你对他的这份奏报怎么看呀?”
怎么看?
我还能怎么看?
这肯定有猫腻呀。
孙成岩那五千多人马当中,能拼凑出三千多不到四千的精锐战兵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击败……不是击败,而是格杀了一万两千多敌军呢?
绝对没有这种可能啊。
但要是说直接说自己以前的老上司在谎报军功,确实有点不合适,所以陈长生回答的十分谨慎:“从孙指挥的奏报来看,五马岭一线应该是打了胜仗,但歼敌一万两千多……是不是应该说成是退敌一万两千多?”
把歼灭一万两千多敌人,改成击退一万两千多,就显得合理了一些。
其实,朱棣也是这么认为的。
作为一个北地的边王,朱棣很清楚的知道歼敌一万两千多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绝对是战役级别的辉煌胜利,就凭孙成岩的那点兵力,就算是他的孙武重生白起再世,也打不出这么大的胜利。
所以,在接到这份报捷的文书时候,朱棣的心情根本就不是“龙颜大悦”,而是“火冒三丈”,他立刻就意识到这是孙成岩在糊弄他呢,所以才扣住了这份奏报。
但是,现在,种种迹象表明,孙成岩说的很有可能就是真的。
朱棣又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份奏报,依旧不动声色的交给了陈长生:“你再看看这个。”
第二份奏报的抬头文字是:臣赵深谨奏……
赵深的文字比孙成岩要朴实的多,虽然言简意赅寥寥数篇,却把这场战役的经过和结果写的清清楚楚,敌人确实横穿了大漠奇袭明军。
但赵深的这份文书不仅和孙成岩相互作证,同时还报出了一个很大的歼敌数字:毙敌八千!
孙成岩和赵深联手,干掉了两万敌军。
一万二千都已经严重存疑了,现在赵深有加了八千,就算是傻子也不会相信啊。
但赵深却说的言之凿凿,而且还有实际的行动和实打实的证据:除了向朝廷献上十几面缴获的敌军旗帜之外,他还要向朝廷鲜俘。
我把俘虏送到京城,你们自己问不就全都知道了吗?
难道说,孙成岩和赵深真的打了打胜仗?真的歼灭了两万敌人?要不然他怎么敢如此大张旗鼓的向朝廷鲜俘呢?
“陛下……”又经过一番思量之后,陈长生用不是很确定的语气说道:“以臣看来,孙指挥和赵将军应该确实打了大胜仗……”
第519章 这不可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