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朝赚大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7章 明暗交汇[2/2页]

    那陈长生是安北所的指挥使,也是颇有些手段的,但却如同泥牛入海般音讯皆无,必然不是因为疏忽,很有可能是已经出事儿了。

    虽然心底已经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这种感觉是那么的强烈,竟然让见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李芳李公公有了一种坐立难安的忐忑……

    李芳越来越清楚的感觉到,这长沙城已经被谷王牢牢的控制住了,针刺不透水泼不进。自己就好像置身于一座巨大的牢笼之中,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可以清清楚楚的感觉到牢笼的存在!

    整整一夜未眠的李芳抬头看了看窗外:虽然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夜色却已经开始消褪了,四面八方全都是青蒙蒙的天光,安静极了。

    他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眼睛,慢慢的站起身来到屋外,正准备舒展一下筋骨的时候,猛然看到几个身穿黑色粗布褂,头戴高高黑色“缠头”的陌生人正猫着腰,顺着墙根朝着这边移动。

    虽然李芳没有见过黑彝人,也能看出那根本就不是汉人的装饰。

    李芳李公公这次来到长沙府的正式头衔是“钦命内使”,虽然看起来和普通意义上的“钦差大臣”差不多,其实是两码事。

    “钦命内使”代表的是皇帝本人,这不是一个官职而是一种使命,充其量也就是“非正式的钦差大臣”。而钦差大臣不仅代表皇帝本人,还代表着朝廷,规格要高的多

    所以,作为朱棣的私人代表,他这个“非正式的钦差大臣”虽然可以使用“天子仪仗”,但却只能用“小仪仗”,而不能用“大仪仗”,而且李芳这个人素来低调,所以并没有真正的“钦差大臣”那种威风八面的排场!

    “钦差大人”的驿馆,竟然给一大群陌生的“南蛮”摸了进来,这事肯定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偷小摸那么简单!

    就在李芳李公公想大声喊人的时候,那个黑彝人也看到了李芳。

    太监从来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群体,从李芳的服色就可以看出他的品阶。

    虽然从来就没有见过李芳本人,那个“黑彝人”却已经猜出了他的身份:“是李公公么?”

    “你是……”

    “下官安北所指挥使,陈长生。”

    “如何证明你就是陈长生?”

    因为陈长生的印信等已经遗落在云阳客栈,他根本就拿不出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但这并不算什么问题,他有的是办法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是汉王殿下举荐了我们安北所……”

    汉王朱高煦举荐了陈长生,让他负责这条“暗线”,这是只有少数几个大明高层才知道的细节。

    李芳李公公立刻就确定了陈长生的身份,二话不说立刻让他们进了房间。

    见到李公公领着这么多衣着古怪的“黑彝人”进来,正在房间里洒扫的那两个小太监顿时面露惊奇之色,但却连问都没有问起。

    长时间的宫廷生活,已经让这两个小太监早早的懂得了一个道理:对于那些古怪而又明显违背常理的事儿,最好不要胡乱打听!有的时候知道的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你退下吧。”李芳沉声说道:“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进来。”

    “是。”

    “左右已无乱耳之人。”李芳亲手关闭了门窗,虽然明明知道不可能出现“隔墙有耳”的状况,还是下意识的压低了嗓音:“陈指挥,你……为何做如此装扮?”

    陈长生这才详详细细的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说起那场惊心动魄的大火,说起那些险象环生的经历,李芳李公公始终面无表情,只是静静的倾听着……

    “这位常联福常壮士就是谷王府的一等护卫?”

    “小人正是。”

    “你一家老小全都为谷王所害,真是可怜。你能迷途知返弃暗投明,仍不失忠义之心。”李芳显然很清楚常联福想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所以根本就没有废话,也没有用那些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说事儿,而是做出了一个让常联福无法拒绝的承诺:“既然你说那顾长安就是谋害你全家的幕后主使之人,平定乱事之后必然将拿叛贼顾长安交由你发落,以慰九泉之下的冤魂。”

    “多谢公公厚赏。”

    简简单单的几句开场过后,李芳就问起了最关心的那个问题:“谷王那边的情形你知道多少?”

    “知道一些。”

    “速速说来。”

    “谷王已经命周铎去召集南蛮各部的土司、头人,只要谷王起兵,湘西的南蛮各部必然景从,少说也能凑出两万人马,在加上分散在各处的湘王残部,最多只需要十余日,就能凭空多出三万人马。”

第317章 明暗交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