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朝赚大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拍卖会[2/2页]

    罗教授的业内的名气那就不用说了,他本人的藏品连鉴定的必要都没有,绝绝对对就是真品和正品,且不说这东西到底值多钱,就凭这是罗教授本人的藏品,就一会有很高的溢价。

    陈长生正准备报个底价的时候,身边的那个古董贩子就已经抢先举手了,而且一下子就把价格抬升到了三十万。

    直接报出一个高高的价格,分明就是志在必得。

    因为起价就已经很高了,足以吓退一些购买欲望不是很强烈的竞争者,所以罗教授本人的这幅藏品仅仅只是经过简简单单的几轮竞争,就最终以三十六万的价格成交了。

    “现在向大家展示的本次义卖的扛鼎之作——《下秦淮三马图》。”阿义的语气透着明显的夸张,随着他徐徐展开那副横卷的画轴,身后的大电子屏上竟然出现了一幅残破的画卷:“这幅《下秦淮三马图》乃是明初四大才子之一的胡从文的力作,这胡从文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

    阿义的说的那个时间段正是陈长生所在的历史时期,但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明初四大才子”,至于阿义说的这个胡从文,更不知是何方神圣,压根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这也是很正常的。

    历史上很多的名家,都是在死了很多年之后才出名的。

    但阿义说的这个《下秦淮三马图》也不对呀,这完完全全就是一幅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画卷中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屋和店铺,连一匹马都没有,怎么能叫做《三马图》呢?

    可真是奇怪呀。

    “这幅《下秦淮三马图》就是明朝版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明初京城的市井生活,因为主要是三马大街一带的景象,故而叫做《三马图》。”

    三马街?

    那不就是我家后面的那条街吗?

    陈长生立刻就来了兴趣,仔仔细细的观看着这幅《下秦淮三马图》。

    “只可惜,这幅旷世巨作因为某种原因,毁于一场大火,只留下上半卷,但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现在开始拍卖,底价是……”

    虽然阿义吹的很大,把这幅《下秦淮三马图》说成了明朝版的《清明上河图》,但那不过是个牛皮而已。

    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收藏价值,这幅残破的画卷都配不上阿义的吹嘘,但并不表示这东西不值钱。

    明初的画作,大多是风景和人物,这种以宏观视角描绘市井风情的画作非常稀少,即便是紧急只剩下半阙,也是很少见的作品。

    在场的这些家伙几乎全都是和阿义一样的古董贩子,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竞价顿时就变得热烈起来。

    “五十二万,五十二万一次……好,七号这位先生出价五十三万……”随着价格的水涨船高,阿义兴奋的手舞足蹈:“五十三万,还有没有更高的?还有没有?五十三万一次……”

    “五十五万,果然都是行家啊。”阿义明显已经兴奋了,就好像癫狂了一样挥舞着拍卖锤:“五十五万……一次,五十万两次……六十九号先生出价六十万,六十万,慧眼识珠啊,真是慧眼识珠……”

    虽然这东西确实很值钱,但一幅被烧的只剩下一半的画轴,就算再怎么值钱也就那样了,按照陈长生的估计,六十万的价格已经着实的不低了。

    但还有人竞价,而且是一次性的把价格抬高到了七十万。

    七十万啊,买一副烧坏了的画……真不知这些精明的古董贩子是怎么想的!

    “七十万一次,七十万两次,七十万三次,成交。”阿义重重的一锤子砸在桌子上,朝着那个出了高价的古董贩子遥遥致意:“这幅《下秦淮三马图》残卷,属于这位先生了。”

    热热闹闹的义卖活动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筹得款项将近四百万。

    罗教授代表那几位老专家老教授们上台发言:“感谢社会各界同仁慷慨解囊,让学校的同学们可以心无旁骛的做学术研究,我代表相关的师生再次向各位表示感谢……”

    正儿八经的学者,向一大群古董贩子表示感谢,而且还是如此是冠冕堂皇,搞的就好像真是一场慈善似的。

    不论如何,罗教授的学生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研究资金,这些古董贩子也得到某种很难得到的机会。

    在这样的活动当中,收获最大的就是阿义了……应该说是长义公司。

    通过这场所谓的义卖,长义公司正式介入到拍卖领域,实现了阿义梦寐以求的“上下游通吃”的梦想,真正开始洗白上岸,从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古董贩子,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

第253章 拍卖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