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霸王张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司马真【宰相】也[1/2页]

    朝廷有三大事。

    【武器生产】、【铸造新钱】、【军队改革】。

    有了高炉炼钢这个技术之后,大量的铁矿被炼制成为了钢铁,再成为了兵器、甲胄。

    而且因为拥有稳定的钢锭提供,工匠打造出来的武器,格外精良。

    这日上午,大司马府中宅内。张绣身披一件白色单衣,正在空地上练刀,虽然张绣不太擅长刀法,但是武艺是有共通之处的。

    张绣性格刚猛,刀法也是猛烈如火。

    “真是好刀。有如此精良的武器,何愁马腾、韩遂不能平定?”张绣练习了一套刀法之后,便将手中的刀交给了一名亲兵,抬头对戏志才、陈宫二人说道。

    这把刀是新铸造的,锋利坚固,乃是武器中的上品。

    “明公所言甚是。”戏志才、陈宫二人齐齐弯腰行礼。他们的心中是由衷的佩服。

    不管是【书册】也好,还是【高卢炼钢】也好。他们这位大司马,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而后,张绣引了众人来到了一处凉亭内坐下。

    “明天是开放官市的时间吧?”张绣抬头目视二人,问道。

    “是的。”陈宫、戏志才齐齐应声。

    “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好,新钱一定要流通起来。”张绣目光炯炯道。

    “诺。”

    二人齐齐应诺。

    次日一早,天刚刚亮。

    等待入城的百姓,便已经十分多了。随着城门校尉麾下的城门军候,一声吆喝,城门打开。

    百姓鱼贯而入。

    洛阳城中人口数十万,市场不计其数。今日官府清理出了十个市场,设立官市,统一物价。

    不仅是洛阳,在张绣控制之下的十郡之内的县城,每一座县城都是如此。

    而不久前,朝廷已经做了一番铺垫。先是用低价,收回了汉灵帝、董卓时期滥发的粗糙货币。

    这让百姓手中,有了一些新钱。

    其次是朝廷对官员发放的俸禄,从一半布帛、一半粮食,变成了一半钱币、一半粮食。

    上至张绣这位朝廷上公,下至刀笔小吏都是如此。

    百姓们、官吏们有了钱币,当然是要拿出钱币购买货物的。因为以前大汉朝的货币系统已经崩溃,民间并不信任朝廷的钱币。

    所以用这些新钱,去购买私人商贩的货物是行不通的。这时候官市就派上了用场。

    汉朝的货物不多,大宗的只有布帛、米粮、盐巴、大豆等等。为此朝廷做了充足的准备,这些大宗货物堆积如山。

    手中有新钱的百姓、官吏或是官吏家的仆人,拿着新钱,来官市内购买米粮、盐巴,一时间市场内十分的热闹。

    习元,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士,今年七十有八。这在汉代已经是绝对的高手了,难得的是老人家,至今身体还硬朗。

    习元乃寒门出身,能识文断字。虽说没有做过高官,却做过洛阳小吏。

    七八十岁的年纪,他目睹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不久前,习元搞到了一些新钱币。

    这日早上。习元吃了早饭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让仆人准备辇车,拿上了新钱币,前往市场。

    “大汉朝以物易物已经好多年了,久的我都有些记不清了。”白发苍苍的习元坐在辇车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新钱币,宛如珍宝。

    他低头看了看,越发欣赏。

    “这钱制作的好,铜的比例恰到好处。奸商们没有利益,就不会熔铸钱币化作铜器了。只要大司马能够稳住,钱币就能重新流通起来。那样好处太大了。”

    自从钱币开始出现之后,哪一个国家、朝代还是以物易物的?秦末那么乱,钱币也还是有用的。

    偏偏到了现在,钱币都成了这样了。这对于百姓对于整个国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习元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钱币了,激动的都有些发抖了。

    不久后,习元到达了官市。尽管市场内已经是人山人海,但却从容有序。因为一对对披甲的士卒,还有一位位穿着官服的小吏,正在维持秩序。

    “我要买米。”

    “我要买盐。”

    “我要买皮革。”

    百姓们拿出了新到手的钱币,去购买官市内的货物。而负责官市的小吏,则是在旁边不断的劝导。

    “不要急,不要急。市场内的货物堆积如山,你们手中的钱完全可以使用。”

    在这种有条不紊的情况之下,买卖正在进行。

    买卖并不可怕,没有货币的买卖才可怕。通过这一次次的交易,百姓们对于朝廷制作的新钱,恢复了信心。

    这是大好事,很大很大的大好事。

    习元下了自己的辇车,捏着钱币,眼角不由有些湿润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司马真【宰相】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