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霸王张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张绣真明王(一)[2/2页]

    刘辩。

    董卓废掉了刘辩的皇帝名位,为弘农王。如果张绣不做一些什么,未来刘辩就是【汉少帝刘辩】或是【弘农王刘辩】。

    何太后的目的也就很明确了,让他帮助刘辩恢复皇帝名位,并且给刘辩一个谥号。

    以后刘辩便是孝汉【某】帝了。

    这是身前身后名,对于汉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何太后、唐妃委身于他,极尽讨好,各种姿势都可以。目的只是为了借助他的手,杀了董卓。

    如今董卓已死,何太后、唐妃心愿了了。唯一记挂的事情,便是刘辩的谥号问题了。

    张绣看了看何太后,却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说道:“孤初掌大权,不好乾纲独断。此事需得过问幕府重臣。”

    给刘辩恢复皇帝名号,并且上个谥号。

    看似是简单的事情,但其实绝不简单。

    何太后、唐妃也知道此,她们如今是张绣的女人,也不想给张绣造成太大的为难。

    “请君侯尽量为我儿周旋。结果如何,我都不怨恨君侯。”何太后抬起头来,诚恳对张绣说道。

    请求了事情,却不强求,何太后,真是柔顺了多了。

    张绣点头答应了何太后,一番安抚之后,便起身离开了这座宅院,往前院而去。

    他知道要从什么地方,开始掌握朝政了。

    便从给前皇帝,定立谥号开始。

    看起来这件事情,无关紧要,但其实很重要。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张绣出何太后这进宅院与典韦汇合之后,到达了书房,正打算吩咐典韦,去召集重臣们来见的时候。

    戏志才却先匆匆的迈过了门槛,对张绣躬身行礼道:“明公。”

    “志才形色匆匆,可是有事?”张绣看了一下戏志才的脸色,不要敛容询问道。

    戏志才,他麾下第一人。

    也可以称之“吾之萧何”。

    戏志才,张绣不可不尊敬,不可不仰仗。

    “明公可听过颍川荀攸?”戏志才与张绣之间,却也没什么好绕口的,拱手直白问道。

    张绣心中一动,“荀攸?这个人何止听说过,简直就是如雷贯耳啊。”

    民间排资论辈,曹操有五大谋士,都是才智过人之辈。但其实看过史书就知道了,曹操麾下智谋之士何其之多也?

    陈寿做三国志,为这些谋士写传记。

    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这些人是一个列传。

    荀??④髫?⒓众际且桓隽写?

    这不代表郭嘉比不上荀??④髫?⒓众迹?獯?碓诔率倏蠢矗?陨险饬嚼嗳耸遣煌?摹

    先不说其余,荀??④髫?爰众既从植煌?

    二荀乃智谋出众,德才兼备的人。贾诩却是老奸巨猾。

    把这三个人列在一起,后世的人觉得颇为诟病。

    二荀乃社稷之臣,可托付以大事。贾诩可用、可听,但却不可以完全信任。

    这两个人侧重不同。荀攸是军师、荀??窃紫嘀?牛?侔萆惺榱睢

    后世人美称二人为“荀军师”,“荀令君”。

    总之,荀攸此人,乃真大军师也。

    戏志才是颍川人,又与二荀、郭嘉等人混迹在一个圈子内。如今戏志才特别来提起荀攸,张绣如何不心动?

    张绣脱口而出道:“荀公达天下名士,我岂能不知?莫非公达(荀攸)愿意来投奔我不成?”

    说完之后,张绣喜形于色站起,抚掌而笑道:“我若能得荀公达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戏志才对于张绣的这副模样,真是一点也不惊讶。张绣什么都好,就是对人才过份的热情。

    但是这个,却并非是坏事不是吗?

    戏志才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露出笑容道:“明公既然知道公达,我便不多说了。如今公达就在洛阳,明公当亲自访问。聘用之。”

    典韦很少说话,但是这个时候却忍不住说道:“戏令君(戏志才),大司马现在已经位极人臣。就算荀先生天下名士,才干出众。戏令君带他来见大司马便是了,何必让大司马舟车劳顿去请呢?”

    不等戏志才回答,张绣便认真对典韦摆手说道:“大兄有所不知,此人不是等闲之辈。我只可亲自前往,不可让志才去请。否则恐怕要痛失大才。大兄你马上去备车。志才你派人引路,我亲自去见荀攸,荀公达。”

    “诺。”典韦有点不服气,但还是应诺了一声,转身下去了。戏志才的脸上,则露出了少许笑容,轻捏胡须。

    大司马还是大司马,真是礼贤下士也。

    荀公达必然为大司马所用。

第二百九十三章 张绣真明王(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